具有不同效能感的个体,会选择不同类型的环

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工作绩效、学业成就、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等,但其发挥作用都是通过四个主要的基础作用机制来对人类行为进行调节。

它们分别是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和选择过程认知过程无论是自我效能的来源还是作用机制中,认知因素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在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中,人们对自己效能的信念认知会影响到对情景的解释和对未来预期的建构。

具有高效能感的人会预先想象成功的场景,并对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具有低效能感的人会将注意力和认知放到失败或如何避免错误的想法上,容易对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

此外,效能感往往与个人的能力观相关,具有高效能感的人会持有能力增长观,他们会通过克服困难等方式来完成活动,不断增长自我信念与能力,从而更好的面对之后的行动。

而低效能感的人往往持有能力实体观,他们经常会在简单事物上维持天才的表现,一旦遇到困难或者难以完成的任务时就会造成自己能力不足的判断,从而影响之后的行为与动机。

动机过程期望-效价理论认为人们假定通过特定行为能导致特定结果,从而激发动机,并引导行动。具有不同效能感的人对未来预期结果的不同,因此动机水平不同。

如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会预期成功的未来,这种对成功的预期会转化为一种向着目标行动的诱因,由此激发动机,采取行动。

此外,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会设定不同的标准。当现实结果与设定标准不一致时,人们会因自我满足和认知冲突等原因改变行为或重新设定目标;当达到了设定的标准时,人们又会重新设定新的标准并执行。

因此,在不同的自我效能影响下,会激发不同动机,并进一步影响到行为。情绪过程自我效能感会通过思维定向、行动定向和情感实施三种方式影响情绪。

在思维定向的影响模式中,有两种方式能影响情绪。一种是不同的效能感会导致不同的认知模式,继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第二种是个体通过衡量自己是否具有躲避危险的效能,进而决定是否会产生夸大、不切实际的危险预期及其负面情绪。其中危险是个体主观对控制能力与环境需要潜在权衡的结果,而效能信念则是影响个体对这种危险的认知。

例如有研究证明当个体感觉自己具有较多的控制感时会减少焦虑。在行动定向的影响模式中,具有高效能感的个体会通过对行动的实施从而改变环境,调节情绪。

如最初的婴儿可能会害怕一些玩具,当他在试探后发现自己可以控制玩具,因此会改变对玩具的情绪和态度,甚至会喜欢上玩具。在情感定向的影响模式中,个体通过是否能够调节不良情绪的效能继而影响情绪。

其中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当个体应对危险自我效能感高时,危险和恐惧等负面情绪就会低;另一种是当危险还未到来或消极情绪会不断的干扰个体行为时,个体如果具有情绪控制效能感,就会将消极情绪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在自我效能对情绪的影响之下,会进一步对行为产生影响。选择过程。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行为、认知、环境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人能够根据自己主观能动性选择和塑造一定的环境和以及选择从事不同的活动,这些选择又会反过来影响到个体的发展。

而具有不同效能感的个体,会选择不同类型的环境和不同难度的活动。如具有较高效能感者不仅会偏向于选择超出标准难度的任务,还会表现出更加持久的努力。

而这种不同环境的选择和高难度任务的选择又会激发个体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动机、价值和兴趣,继而影响到一系列的行动、认知与环境。

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班杜拉认为效能感可以分为一般效能感和特殊效能感。所谓一般效能感就是在不同情景和时间下总体的信念,特殊领域效能感则是特定领域的具体信念。

两者之间的关系与效果具有争议,虽特定效能感对特定行为具有更为精准的预测,但也有学者通过元分析证明一般效能感同样能够较好的解释和预测行为。

总之,无论是一般效能感还是特殊效能感都具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它们的相关研究延伸到了如教育领域、组织管理领域、身心健康等各个领域。

为了更好的掌握对近年来国内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及其应用,自我效能感在教育、身心健康、职业、体育竞技等领域中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教育领域中,自我效能感的应用体现在老师的教学效能感和学生的学习效能感上。具有高教学效能感的教师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上均高于具有低教学效能感的教师。具有较高学习效能感的学生会有更高的学习动机与投入,从而导致其能力与学业成绩不断提高。

在教育领域之中,提高教师教学效能、学生学习效能都是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的。在身心健康领域中,自我效能感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个体具有较低的抑郁、焦虑等消极心理,较高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积极心理,以及积极的应对方式等。所以,他们更容易获得健康的心理。

一项长达四年的追踪研究也有力地证明了当年测量的自我效能感能显著预测当年的身体健康。此外,有研究发现有关情绪调节的效能感通过认知重评会影响到负面情绪的产生与作用。

因此,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在职业领域中,自我效能感对职业选择、决策、发展、工作投入、工作绩效、创新行为等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具有高职业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会有更大的职业选择范围,且会对未来职业发展充满信心,更容易获得就业的机会。在工作中,具有较高职业效能感的个体会获得较高的工作绩效。

此外,具有高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员工还会表现出更高的工作创新行为。不仅如此,一项元分析研究证明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工作懒散呈负相关。因此,提高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作用。

除上述领域之外,自我效能感还在其他方面发挥着价值。如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到个体在应对疾病时的情绪,还能影响到个体的手术康复。

此外,自我效能感在如田径、篮球等体育竞技领域中也展现出了自己的价值。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交流与合作是人类得以延续万年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在获得良好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交问题。在青年群体之中,常常出现社交焦虑等问题。这些社交问题不仅会阻碍个体发展,还可能导致个体负性情绪增加,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深入研究社交焦虑产生的心理机制及提出对应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回顾以往文献发现,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着进步空间。

首先,以往研究较多从消极视角入手,且考虑的心理变量也倾向于他人的评价,而考察个体社交时的自我评估等心理变量相对较少。

已有研究对社交焦虑的众多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索,但大部分的研究视角都是从消极的成因来进行探索。如有研究发现社交焦虑者与不良的养育模式、早期的创伤经历、破裂的家庭关系等负性经历有关。

此外,社交焦虑者还存在着如对负面线索的注意偏向等认知特质。再有,许多相关研究将他人的负面评价作为社交焦虑的重点成因来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个体心中虚构出的他人评价往往是以自我评估为基础,但少有研究将个体在社交前的自我评估作为前置心理变量来理解社交焦虑。即便一些研究已通过自我效能感等变量进行探究,但其在社交时的相关心理评估还需进一步细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