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晚华闻集团()发布两则公告,一是拟以2.11亿元价格转让所持界面网络4.83%股权给国鑫创投,二是拟以10亿元的交易价格将持有的剥离非目标资产后的华商传媒%股权转让给曲江金控或其指定方,我们认为,后者注定要在陕西金融史尤其是陕西新闻史上留下一笔,因为“金融圈第一猛将”曲江金控宣布正式收购华商传媒。
在收购的标的中,(剥离非目标资产后)主要是纸媒业务、会展业务、物流和生鲜配送业务、移动新闻服务业务等,以及西安地区房产、土地。
在金融棒棒糖看来,这简单是后浪炸街。
毕竟,曲江金控成立于年6月,投入运营仅2年。《华商报》早在年就成立了,且从普通公众的识别度上讲,《华商报》谁人不知呢?
余天后交易亮相
早在6月4日,上市公司华闻集团()与曲江金控在西安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当时这是一个比较前的方案,但从节字行间,校尉君还是感受到了“媒体资产大交易”的可能。
经过近4个月的沟通,今日“收购”一词终于公开了。
先看交易双方:
1:华闻集团:实控人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注册地海口市,主营传媒经营,独家承担《证券时报》、《华商报》、《新文化报》、《华商晨报》、《重庆时报》等经营业务的经营管理,独家承担国际台国内广播频率广告经营业务等(引自WIND内容,有变化,详见下文)。
2:曲江金控:陕西金融圈应该都比较了解,属曲江管委会搭建的“文化金融平台”,因年先后收购山东上市公司华仁药业(300)和本地港股上市公司世纪金花()声名鹊起。
再看交易方动机:
华闻集团是“华商传媒的单一股东”,29日在公告中表示:未来战略将侧重于创新文旅、特色文旅等领域,本次调整部分文化传媒类资产,还将为“17华闻传媒MTN”和“18华闻传媒MTN中期票据”兑付提供现金流。因此这对上市公司既有“集中主业”的加持,也在客观上优化了财务指标。事实上,华闻集团退出媒体资产早有预兆,如年6月将所持“证券时报传媒股份有限公司”84%的股权转让给《证券时报》社,公司简称亦在年10月由“华闻传媒”变更为“华闻集团”
与此同时,曲江金控的目标则仍可能指向“以文化产业为依托,建设文化金融聚集区,搭建文化金融大平台”的目标。按照6月4日公告的表述,曲江金控最大的兴趣点就集中在华闻集团“积极淡化”的传媒资产上。
最后看交易标的:
公告明确的是西安华商广告%股权、西安华商卓越文化%股权、华商国际会展%股权、黄马甲物流%股份。击穿其业务背后后,将包括西安公众特别熟悉的《华商报》、华商网、二三里新闻客户端、黄马甲等(详情见下文)。
那么,“华商报系”的现状如何呢?我们先集中看一下财务数据:
从下图可知,年华商传媒实现收入11.28亿元,有人会说黄马甲就占了7.57亿元啊?广告收入怎么只有1.34亿元。说这个话的肯定不是媒体人,在当下这个环境下,能实现过亿广告已经是难上加难了。如果再将广告收入分解(与吉林华商等对比),从年报中可以看到《华商报》1家就实现1.16亿元,也足已证明其在西安市场还是比较强大的。
如果换到上市公司的角度,年报也透露了诸多信息,如文化与传播产业占比63%。如果分地区,西北业务占比26%,高于华北的20%,与华南的27.6%相对接近。
从这个立场上说,华闻集团可以说是“拿出了相对核心的资产”,进一步来讲,这次布局也是华闻集团抓住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机遇,积极实现公司创新文旅业务的战略突破。
“华商报系”的资本历程
《华商报》的崛起,曾经是现象级的,也构成了陕西华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梦起之地。而校尉君至今仍记得上世纪未的“西安报业大战”,基本就是因为《华商报》的异军突起,引发了各路资本对“纸媒经济”的热衷。至今在百度百科中仍能看到这样的字样:
“由于新的办报思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报纸发行量由改版前的不足2万份迅速增加到年的60余万份。”
“年,报社广告收入超过6亿元,其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速度被业内人士称为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校尉君应无资格评价“媒体”,只是清楚地记得:取得市场化成功的《华商报》很快就展现了“商业资本的进攻性”。
年:东出吉林,以华商经验护佑改版《新文化报》。
年:再战辽宁,出版《华商晨报》。
年:南下重庆,出版《重庆时报》。
异地布局令“华商报系”逐渐成型,其间还在年将原报纸的电子版升级为“华商网”。
而这小10年间,“华商报系”完美借力“中国纸媒的黄金岁月”,也由此开始了资本之路。彼时的主角之一就尚由人民日报社控股的“华闻传媒”。
年,华闻传媒出资万元获得华商传媒30%股份。
年,华闻传媒以2.7亿元收购了华商传媒31.25%股份。
年,华闻传媒以14.5亿元收购剩余38.75%股份,累计支付款达18亿元。
当第二次收购完成时,华闻传媒公告显示:华商报业已呈“五报”(《华商报》、《新文化报》、《华商晨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四刊”(《钱经》、《名仕》、《淑媛》、《大众文摘》)之形。称之为“华商报系”已相对准确。
校尉君虽然认识“华商报系”挺多朋友,但对其转嫁上市公司的“内情”并无研究,亦无从评价历任股东及管理层。但从大的逻辑上讲,也就是完成最后一次收购之前后,“纸媒降维”成为最大的时代背景,新一代信息消费者正在拥抱移动互联网。
此一变化,很快就体现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如下图)。
但站在建设性角度看,“推进传媒转型”总是积极的一面,回归市场所在的陕西本土,与本地强势金融机构联手,我们认为此次交易对“华商系”应该构成正面利好。
曲江金控的战略猜想
曲江金控为什么要收购华商传媒呢?核心是配合市委市政府对“文化金融示范区”、“万亿文化大走廊”的战略要求,同时联动曲江加推“现代文化主体”的诉求。
金融棒棒糖对此有自己的理解:
1:“华商报系”的“软资产”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年之后,虽然《华商晨报》、《重庆时报》、《新文化报》等陆续休刊,但“华商报系”也推出了二三里新闻客户端,并积极向中小城市渗透,旗下“陕光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