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对外经济联系,都要参加国际竞争和国际商品交换。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把国际贸易推崇为各个国家的“增长的引擎”,可见国际贸易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社会经济条件,如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科学技术进步的快慢,国内市场规模的大小,人口的多寡,产业结构的差别,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别等。另一方面是自然条件,其中包括各国的经济资源、地理位置、气候、国土面积、土壤条件、地形地貌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所有这些差异客观上要求社会生产存在国际间分工。国际分工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拒绝参加国际分工,实际上是作茧自缚,将自己置身于人类生产力进步和物质文明之外,各国应当按什么原则分工,从古典学派开始到现在有不同的理论。
一、 利益说, 利益说是亚当·斯密提出的。在斯密看来,一个国家应当生产何种产品,进口何种产品,应以 利益为基础。就是说一个国家应该生产所耗费的劳动 地低于另一国、在生产效率上占有 优势的产品。如果外国生产的产品耗费的劳动比国内生产的少,本国就不必生产这种产品,各个国家都集中力量专业化地生产劳动耗费最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各个国家都能得到利益。 利益说不能解决一个重要难题:如果一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劳动耗费都 地比别国高,生产效率都 地比别国低,那么这个国家还要不要和能不能进行国际贸易,事实上这样的国家的国际贸易还是可以照常进行的。
二、比较利益说,比较利益说是大卫·李嘉图提出来的。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强调各国生产不同产品的成本的比较优势。不同国家生产不同的商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劳动生产率较高、成本较低)的产品。这样,不但各种产品的产量可以增加,而且通过交换,双方都获得较大的利益。这个原理可通过一个简化了的国际经济模式来说明。与初级产品相比较的生产工业制成品的劳动生产率,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制成品相比较的生产初级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因此某甲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比较成本较低的工业制成品,而某乙发展中国家则主要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通过国际交换,双方都能得到比较利益。这种按比较成本分工的实质是要通过获得比贸易前更多的进口商品来实现贸易利益。所以,以比较成本为内容的贸易的作用的重点是放在进口利益上的。
三、资源禀赋说,资源禀赋说是比较利益说的一种新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生产不同商品有着不同的比较利益或比较成本费用呢?赫克歇尔一俄林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这是由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相对要素资源禀赋所决定的。这一理论首先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提出,后由其同国人俄林在《区域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年)一书中加以发展。该理论承认国际贸易以比较利益或比较成本的差异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较成本差异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它假定,不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的配置比例各不相同,但任何一种商品的生产函数在所有国家都是相同的。
根据上述假定,可以把各国之间比较成本的差异归结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该模型认为,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势必实行生产的专业化,输出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因其生产此类商品的成本低廉)和输入密集使用其所稀缺的要素的商品。就是说,各个国家在拥有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是资源禀赋的差异。因此,每个国家应该主要生产和出口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那些在生产上密集地使用本国最感缺乏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利益。根据这个理论,不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
四、剩余的出路和大宗产品理论。由于发展中国家有大量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据说都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换句话说,这些国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剩余生产能力,它们有能力生产出超过国内需要的产品,假如没有国际贸易,这些闲置的、剩余的资源所生产的商品就找不到出路,造成资源的浪费,反都可以得到提高。通过贸易为一国的剩余产品提供出路,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早在亚当·斯密的时代,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就提出了“剩余的出路”这一概念,缅甸经济学家迈因特对此作了系统的分析,并用来分析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贸易来解决剩余能力的出路。
迈因特认为,剩余出路理论在解释19世纪发展中世界大部分地区出口生产的迅速扩大中,比比较成本说更为可信,他的理由是:(1)如果没有未被利用的资源,扩大过程就不能继续下去;(2)比较成本理论不能说明,当两国相似时,为什么一国开发了一个主要的出口部门,另一个则没有,而剩余出路(与相对的人口压力有关)则是一种可能的解释;(3)剩余出路在解释贸易的初始基础时更为合理,假如没有剩余的小农,很难相信能够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实行专业化,以期达到较高的消费可能性曲线。剩余的出路理论指出,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和资金缺乏,市场没有一体化,信息十分不灵,所有这些,都限制和影响了国内需求,阻碍了市场的调节作用。而缺乏市场的调节作用,闲置的资源是难以利用到生产中去的。国际贸易则有助于这一问题的克服和解决。
“大宗产品”理论与“剩余的出路”理论密切相关。这种理论本来是用来解释加拿大的贸易发展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这些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制成品,假如不是用来出口,需求仅限于国内消费,则消费这种产品的边际效用很快就会达到零,出现迈因特所说的剩余状况。大宗产品工业对本国技术、熟练程度、储蓄比率提高的效应以及与其他部门的联系效应,已经成为了出口为什么能够带动增长的重要论据之一。国际贸易的作用不只是得到比较利益,它对一国的经济增长还起着无法计量的积极作用。首先,在进行国际贸易时,还可以同外国进行知识、技术、文化、企业家精神的交流,使本国的产业结构、生产效率等得到改善。其次,国际贸易也能推动本国产业结构变动和优化。这种结构变化主要由进出口结构的变化推动。
贸易条件恶化和比较利益结构的调整
不论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还是俄林的资源禀赋说,在发展中国家参加国际贸易的初期或一定发展阶段上都起到指导作用。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参加国际贸易活动,既有的国际贸易格局的弊端也就逐步显露出来。其中最根本的是,既有的国际贸易格局虽然使发展中国家得到了一些比较利益,但是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了。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贸易条件是指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比价关系)。
在目前的国际贸易格局中,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自然资源密集的初级产品。初级产品的出口收入一般占发展中国家全部出口收入的3/4。我国年出口的初级产品占全部出口额的44.6%,而进口的制成品占全部进口额的75.6%。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的出口日趋不利。其原因,从需求方面看有二个方面:一是农产食品和原料的收入弹性小,随着收入的增长,其需求相对减少。二是初级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价格的下降不会使需求相应增大。三是在技术进步条件下,自然资源可以被替代,而且资源的开发从国际水平看也将更经济。因此初级产品出口面对的是日益缩小的国际市场和日益下降的价格水平。
从初级产品的供给条件看,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落后及开发过度,初级产品的成本日益增大。导致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的另一个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加深。刘易斯曾经指出:“如果增长的引擎是较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和欠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那么,较发达国家的引擎就比欠发达国家的引擎转动得略为快一些。”在现行的国际贸易格局下,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依赖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当发达国家增长较快时,它们的进口的增长速度也较快。
如果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下降,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也会下降,加上贸易条件的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处境将更糟。就从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初级产品,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分工来说,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是被发达国家硬拉进国际分工的体系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初级产品总有一天会由于土地收益递减而陷于困境,而发达国家便会改而把另一个保有未开垦土地的国家作为自己的贸易对方国。特别是现有的贸易格局还具有使发展中国家因初级产品出口单一化而陷于贸易依赖程度高、容易被发达国家的需求状况制于死命的缺陷。
现在以资本密集的商品为出口产业的发达国家具有减少进口劳动密集商品的倾向,这将进一步恶化发展中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显然,发展中国家如果继续维持现有的国际贸易格局,墨守现有的比较利益结构,便不可能在国际贸易中求得发展,难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重新选择对外 略,调整比较利益结构,以改善贸易条件。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实践已经证明,国际贸易能否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有利的贡献,是同国内经济和贸易结构顺利转变的能力或者结构调整能力直接有关的。
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根据这种变化及时调整进出口结构。这种比较成本结构的调整可以说是改善国际贸易条件的关键。总的说来,既有的国际贸易格局和比较利益结构的物质技术基础是资源、生产要素不能流动,各国的供给条件差异不能改变。现在这种物质前提已经和正在改变。首先,在当今的商品经济国际化条件下,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其次,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经过投资和新技术的采用,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再造直至被新材料所替代,劳动力经过人力投资会改变素质。
这表明各国的供给条件差异会逐步改善,甚至有平均化的趋势。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奋力抗争及各国合作关系的发展,国际经济关系中殖民体系已经瓦解,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摆脱了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这就为各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相对均等的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竞争机会。面对国际竞争关系中的新格局,各国的对外开放既不能限于互通有无,也不能限于自己原有的相对优势,而应以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能力为主要内容。如果过去各国参与国际竞争主要依据自身的供给条件的话,那么现在参加国际竞争的约束条件是国际市场需求。为了占领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地盘,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每个国家都要争先采用新技术,以新技术产品打进国际市场。
结语
根据上述要求,调整比较成本结构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借助技术进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逐步地使本国产业的比较优势由农业、传统的轻工业和采掘业转向工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第二,在国内产业的比较优势改变的基础上减少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其中包括加工后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初级产品出口。第三,调整进口结构,减少进口资金和技术密集的消费品,将进口的重点转向技术和机器设备。借助一定的保护措施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替代进口部门,进而将这些部门的产品转为出口商品打进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