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背景下的中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需要与时俱进,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行业需要。然而,中职学生年龄较小,教学内容难度高;缺乏明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创新意识不足等现实问题制约了中职商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深化校企合作;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升教学能力等路径不断提升中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一、跨境电商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教学的时代要求
跨境电商是指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网络平台和电子商务方式,跨越不同关境交易主体的商品和服务交易商业模式。跨境电商背景下的中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需要与时俱进,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行业需要。首先,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跨境电商的特点和要求。跨境电商要求学生对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有较高的理解力和专业技能。
教师可以引入相关案例、行业报告和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市场、产品选择、市场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其次,教学方法应注重实践和互动。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商务英语知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跨境电商企业,与行业专家进行交流,以加深学生对实际运营和管理的认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整合各种线上和线下资源,如电子教材、网络课程和实践项目,以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工具,拓宽信息渠道,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最后,重视评估和反馈机制。通过合理的评估方式,如考试、作业和项目评估,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商务英语竞赛和实践活动,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因此,跨境电商背景下的中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需要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和学生实际,注重实践和互动,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并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商务英语人才。在跨境电商背景下的中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中,不仅要考虑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还要考虑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
二、跨境电商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教学的现实问题
中职学生年龄普遍较小,一般在16至18岁之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3年,不仅要掌握公共基础课程,还要学习专业商务英语课程、外贸课程。在跨境电商背景下,又新增了图片处理、实物拍摄等课程,对学生来说内容过于庞杂,学习难度较大。这一年龄的学生还处于青春期阶段,性格较为好动,社会认知有限,知识储备较少,很多内容一时难以理解,要想获得优秀成绩,就必须投入更多努力和耐心,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中职商务英语课堂上,部分学生表现出厌学与对抗情绪。一些学生对跨境电商等学科知识兴趣不高,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时间管理不当,课堂上精神无法集中,常常分心,比较懒散;学生学习效率较低,记忆力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较难;学生时常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和网络电视等虚拟娱乐,缺少与学科相关的实践经验和社会交往机会;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与教师的沟通和互动也不够,缺少足够的学习支持。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首先,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提高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趣味性,采用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究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其次,加强个性化支持和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种学习渠道和资源,如线上学习、自助学习、作业批改等个性化服务。整合社会教学资源,将学科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建立与跨境电商等行业的联系,通过实践参与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听取学生意见,跟踪学生学习情况,评估学习效果,改进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提高教育质量。最后,制定学习奖励机制,建立积分规则或学习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师需要和家长们共同建立强大的学习支持系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和职业能力。
缺乏明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不合理传统商务英语以商务英语词汇、语法、对话、专业术语等为主,课程教学以商务英语文章为主,侧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但是,在跨境电商背景下,只掌握基本商务英语能力不具备较大竞争力。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应当结合市场发展,将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作为导向,将课程内容设置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人才综合能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中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缺乏明确的就业导向,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导致学习缺乏动力和方向感。第二,学科课程理论化,内容狭窄,与实际应用脱节,缺少实践机会,仅注重某个特定行业或岗位的技能培养,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也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职业发展的全面性。
信息化科技课程不足,跨学科融合程度不够,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商务英语口语情景交流。一方面,要采取相应改革措施。一是建立职业规划和发展指导制度,为中职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发展指导,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制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二是优化课程设置,强化综合素质教育,调整优化课程设置要注重实践和应用导向,增加与职业实践有关的实训课程,在课程中加入综合素质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是引入最新科技内容,融合跨学科知识,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纳入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对信息化时代技术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数字化思维和创新能力,并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推动跨学科的课程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四是引入职业化的认证考试,将职业化的认证考试作为学生职业发展和学业成绩评估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并根据考试结果给予相应的学分和奖励,帮助中职学生拓宽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对未来职业发展的理解和适应能力,更好地迎接个人发展所需的挑战。
三、跨境电商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从课程设置看,跨境电商背景下的电子商务英语实用教程教材中,以UNIT为单元,每一个单元由多个部分组成,对电商英语进行完整叙述。在课程设置时,应当以教材为依托,对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等英语能力进行培训,并适当向外贸单证实务、进出口贸易实务、跨境电商基础和实务等课程延伸,适当增加西方文化背景,以便学生对电子商务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中职院校应不断加强对电子商务课程的投入力度,从硬件、软件、资金等多个方面增强教学实力。可以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贸易软件插件,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实际应用,发现和改善自身问题,如在学习亚马逊平台时,让学生到不同店家主页和详情页浏览,掌握图片、关键词及其设置策略,通过学生实际操作,逐渐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此外,针对跨境电商实务、跨境电商推广与运营、商品拍摄与处理等课程,积极指导学生参与相关专业考试,如跨境电商电子商务员证书、外贸单证员等,为学生未来市场竞争增加砝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升教学能力针对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缺乏创新意识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升其教学能力。一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针对跨境电商前沿知识、操作技能等进行定期培训,鼓励教师将这些知识应用在实际教学中。鼓励教师开展自我学习,包括英语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跨境电商知识、经济学、西方文化等,不断夯实自身知识基础,构建全方位的电子商务知识框架,“把对相关国家文化的了解贯穿到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训练中”,使讲课内容更生动,学生更容易理解。
以商务英语中“EstablishmentofandAmendmenttoL/C”为例,可以将其与跨境电商实务中货款收付方式、外贸单证实务中关于信用证的审核修改等进行对比分析讲解,鼓励学生随着课堂讲述,构建独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异同,明确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积极调配资源。依据自身情况,建立具有专业性的调研队伍,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掌握市场第一手资料,依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教学环境建设,投入更多先进教学设施,如实训室、计算机、专业软件、稳定的网络等,以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三是加强教师企业培训。为教师提供实训渠道,让教师到企业中挂职,参与电子商务企业实际运营。通过实践应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转变教师对电子商务的错误认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结语
跨境电商背景下的中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中职电商英语教师必须直面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注重行业需求的调研,了解跨境电商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有经验和有资质的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等等。中职商务英语教学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紧密贴合跨境电商行业要求。教学内容应包括项目实战案例、跨境贸易规范和流程、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知识,既注重理论教学,又侧重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跨境电商的运营和问题。
此外,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为目标。最后,重视口语的应用,引导学生自我登陆平台学习,定期对阶段性的专业口语进行技能评估考核,激发学生英语学以致用的自觉性。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