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入选国家级试点的青岛,要承担好这项引

刘军连医生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47810.html

来源:回澜听涛

青岛再次迎来国家级试点。

日前,在商务部举行的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15个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城市和94家试点企业。其中,青岛市与上海市黄浦区、郑州市,成为15个试点城市中的3个“满贯”试点地区,需要承担本次试点两大方向——商贸流通提质增效、内外贸一体化。

此外,青岛还有5家单位被列为试点单位,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着商贸物流领域的流通提质增效试点任务,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着商品贸易领域的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任务,青岛德邦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承担着货运代理领域的内外贸一体化任务,山东新华锦国际商务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着跨境电商领域的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任务,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则承担着服务贸易领域的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八次会议上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商贸流通标准化建设。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流通效率和生产效率同等重要,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高效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都离不开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

如何打通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间的流通壁垒?如何破除城乡间的流通障碍?如何提高流通的效率、降低流通的成本?如何让国内外的流通更顺畅衔接?这项事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商贸流通标准化国家任务,交到了青岛手上。

1

商贸流通标准化

待解的全球课题

商贸流通是个大概念,从快递小哥的最后一公里,到跨越大洋的环球航运;从楼下超市的水果蔬菜,到以万吨记的矿石原油;从方便群众的菜市场,到口红色号齐全的商场……这些,都属于商贸流通领域。

在商贸流通中,到底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标准化的意义,在于统一“接口”,让来自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产品都能够在同样的参数下生产、互相兼容,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相关设备、技术的模块化应用升级,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例如在商贸流通领域,集装箱的出现就是标准化深刻影响全球航运的典型代表。集装箱普及之前,大部分货物都是零散地用人工或机械从船上装货、卸货,由于装卸速度慢,货船50%的时间都停靠在港口,只有一半时间在海上航行。

上世纪50年代,集装箱出现了,这个标准化尺寸的金属盒子,使机械装卸的效率提高30多倍,装卸成本也下降了几十倍,由于停靠装卸的时间减少,货船90%的时间都在海上航行。同时集装箱也减少了货物的损坏和偷窃,保险费下降了80%以上。

如今,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也有力促进了全球贸易的流通。它能够迅速在全球普及,最关键的就是每个环节的标准化,让全球都能够最大限度统一操作、统一生产、统一维护,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如今,在商贸流通的许多领域,依然在等待标准的到来。

比如,国内企业生产的电子血压计、血糖仪均符合国外标准,但因不符合国内标准而无法使用;在服装领域,产品化学控制指标国内外存在标准差异,即使在欧盟、北美、日本之间也不尽一致;符合全球公认的最高标准认证的食品,可能国内销售系统不认;部分国内外质量认证和检验检疫指标要求有差异,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需要不同国家重复检验认证……

商贸流通标准化,就是要打造起各行各业的“集装箱”。

2

为何选择青岛?

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首先当然要在商贸流通上有雄厚积累。

目前,青岛现已基本形成“19处商业中心+60条商业街+处大中型商业设施+处商贸批发市场+社区商业网点”的商业空间载体,已建有多家便民连锁门店,有95家高品质星级酒店、22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浓郁的商贸氛围,吸引了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青岛。年,青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多亿元,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位。

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今日联合发布第二批国家物流枢纽名单,青岛市依托胶州上合物流园区创建的青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入围。而在本次试点中,上合示范区承担的试点任务,正是服务贸易领域的内外贸一体化。根据《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推动与上合国家城市间全方位经贸合作,加快建设上合国家商贸代表处,正是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图片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