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脚下,黄河岸边,冬季的土默特平原。
一套泛青藏蓝的西服,一张庄重的面孔,一双专注的眼睛。望着坐落在草原兵器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吴运铎纪念馆内的主人公坐像,深鞠一躬。
他,就是中国兵器集团首席科学家丁树奎。
“中国保尔”的接棒人
吴运铎是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功勋卓著的人民功臣,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撰写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兵工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在包头市北方兵器城吴运铎纪念馆内,就陈列着吴运铎的光辉事迹——
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自幼便对机械和大型设备十分着迷。因家贫只读到小学四年级便辍学,在革命队伍中他边实践边学习,成功地制造出我军第一批新步枪,之后又研制出枪榴弹,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枪榴弹之父”。
在研制武器的过程中,吴运铎不顾危险,三次受重伤,最终导致一只眼睛失明、一条腿和一只手残疾,身上留有几十处弹片没取出。
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毅然决然放弃北京舒适的生活,拖着残疾身体来到内蒙古包头市支援三线城市建设,任厂(后改为二机厂,今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厂长、首任总工程师,并与高炮结下不解之缘,主持研发了新中国第一门毫米高射炮。
年4月出生在嫩江边上黑龙江省讷河市的丁树奎,从小痴迷于机械和兵器,时常翘课偷偷去家附近的工厂,对着厂里的庞然大物发呆。这让他觉得自己和偶像吴云铎很像。
和那时候大多数小伙伴一样——丁树奎最早也是从课本上了解吴云铎的,并被他的人生经历和英雄事迹所感动,事事以他为榜样,最终在年高考时毅然选择了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坦克车辆系坦克车辆专业。
年毕业后,丁树奎被分配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厂工作,历任厂设计所见习、助工、高工、所长、总工程师、总经理;年调离厂,任哈一机集团总经理;年调入中国兵器集团北方工业公司任集团科技带头人,年任中国兵器集团首席科学家。
年,我国引进当时最先进的毫米口径火炮技术,开启了高端火炮的研制工作,总师单位正是厂。丁树奎作为厂里优秀新人加入到这一重大项目中。从那时起,他参与了口径几乎所有型号火炮的研发攻关,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内和外贸履带式,外贸车载式火炮系统研制。
从业近40年,丁树奎的研究领域除大口径火炮系统外,还覆盖内外弹道学、弹丸和发射药等。他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项二项,省部级数十项,获得授权专利数十项。
丁树奎还多次带队赴海外组织实弹射击试验,从干旱的沙漠到湿热的沿海,从富有的中东到贫穷的北非,脚步遍布亚非。他多次利用自身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工程经验化解现场危机,强有力地支撑了军贸营销,树立了中国兵器的国际声望。
与老一辈军工人吴运铎相比,丁树奎这一代可以说是中国军工的接棒人。丁树奎说:“同为军工人,吴运铎一直是我的榜样,而他‘把一切交给党’的崇高信念,也是我把一生献给军工的不懈追求!”
瞄准世界名炮的中国火炮专家
从毫米到毫米口径,从加榴炮到火箭炮,丁树奎手中摆弄过的火炮不下10种,是我国知名的火炮专家。
在他主持研发的这些火炮中,最让他钟爱的便是4吨级超轻型毫米加榴炮AH4,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款由中国设计制造的自动化火炮打造成世界名炮。
国际上此类型火炮最早由美国BAE公司研发,年命名为M,是全球首款4吨级超轻型毫米加榴炮,全炮几乎全部采用钛合金打造,是世界上最轻的大口径火炮,但价格昂贵。年前后,美军大批量装备M,并向全球大肆宣传这种“会飞的巨炮”,大口径火炮高机动作战的革命性理念开始被世界接受。
早在年,国内一些研究所和高校分别依托厂开展轻型毫米加榴炮预研工作,但受当时国内工艺和设计原理认识不足的制约,预研项目结题后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这时,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敏锐判断出这款加榴炮将是未来军贸的重要方向,当即采取“技术引领推动市场”的研发策略,毅然决定研发一门AH4样炮,提早布局轻型炮领域,抢占市场先机。
AH4研发初期对标M,但在方案设计上,项目总师丁树奎并没有采取常见的“照猫画虎”式的仿研策略,而是在借鉴M优点的基础上,基于我国基础工业能力现状,结合高端市场用户特点和国内预研经验,制定了“重量接近、火力相同、成本降低、自动化程度全面超越”的核心研发理念,在火炮结构设计上大胆创新,材料选用上除核心部件取材钛合金外,大量引入高强度铝合金,极大地降低了加工工艺难度和整炮成本。
年AH4完成外贸设计定型审查,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具有4吨级轻型毫米加榴炮的国家。此后,AH4开始逐步被海外客户所熟知。
年,中东某国希望购买可由直升机快速调运的轻型毫米加榴炮。在此背景下,北方工业公司同该国接洽,针对该国用户需求开展商务谈判。同时期接触该国的还有BAE和大名鼎鼎的M。
经过多轮紧张的商务谈判,AH4获得与M同台竞技的机会。实弹射击与多项演示试验后,AH4凭借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射击精度、支撑体系,最终击败M,获得了该国首个轻型毫米加榴炮订单。这表明我国军贸产品具备了竞争世界一流装备的实力。
不知疲倦的军工“老中医”
熟悉丁树奎的人对他都有一个认识,那就是丁树奎身上的“接地气”。
20岁大学毕业进厂工作,身为技术人员,历任十数型装备的总设计师,直至今日依然会深入车间,和生产线上的一线工人师傅们摸爬滚打在一起。
丁树奎独有的亲和力使得上至工厂领导,下至工人师傅都十分愿意和他分享关于装备的使用、维护等心得。这也让丁树奎往往可以超越设计人员的技术角度,更多面更立体的了解装备的各项不足,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火炮“望闻问切”经验,他也因此获得了军工“老中医”的称号。
毫米火炮产品在多年国内外交付过程中,出现过许多紧急且棘手问题,很多情况下来不及做详细分析与复杂计算,来不及组织详细讨论,现场问题必须立刻提出解决方案。
有一次,向海外交付的火炮试验产品遇到了炮闩开闩不畅问题,现场专家组判断为炮闩间隙进沙造成运动部件卡滞,遂现场开展清洗间隙的工作。
时间不知不觉已至深夜,距离故障出现已经过去将近10个小时,故障丝毫不见缓解趋势。如果不能在清晨前完成故障排除继续当日的试验,将严重影响产品交付进度,并对正在洽谈中的增订工作带来严重恶劣影响。
面对这一局面,现场专家组组长毫不迟疑地拨通了丁树奎的视频通话。
此时已是凌晨3点了,想不到丁树奎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