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博社记者/关秋韵)在两广地区(即广东与广西地界)的方言中,“老友”形容的是相交多年的好朋友。
18年来,从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到助力“升级版”自贸区打造,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国家落地生根到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早日生效实施,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见证了中国—东盟关系逐步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也记录了一群与之相互成就的东盟友人故事。在岁月中从“相知”到“相守”,他们是东博会最珍贵的“老友”。
越来越多东盟各国商人通过东博会找到了中国的商机
一群政治互信的伙伴
“东博会是一场成功的盛会,它为东盟与中国在各领域的合作搭建了坚实的桥梁。未来,陆海空的交通将更加便捷,我相信会有更多泰国投资者愿意到广西,到中国探索贸易与投资的机会。”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在18届东博会上表示,第二次亲临东博会,他发现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面孔变多了,展区与特色商品丰富了,从产业到贸易的合作领域拓宽了,政商界高端对话不断延深,中国—东盟合作的空间愈发广阔。
然而当透过现象看本质,阿塔育认为有些东西依旧没有改变——“东盟与中国互相信任的基础没有变,东博会坚持培育政治互信沃土的使命没有变。”
长期以来,东博会被定位为中国和东盟在政治、外交领域交往的重要舞台之一。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历届东博会政治外交规格之高和意义之重。据了解,截至第18届东博会,先后有多位中外领导人、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东博会,发出了支持东博会举办、促进中国—东盟友好关系持续深入的强音。
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接受媒体采访
身为东博会的“资深老友”,柬埔寨首相洪森到访广西南宁已经超过10次,在参加第15届东博会时,他与中方代表共同在南宁市荔园山庄种下了中柬友谊之树。自此,每一处新生的枝桠都是两国高层政治互信的见证,每一颗饱满的果实成为中柬人民合作共赢的收获。洪森说:“柬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我出席东博会的重要原因,我们应继续让这场盛会在加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促进政治互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群经贸合作的伙伴
佛像壁纸、大象挂件、绊尾幔、草药香薰……若人们走进南宁市绿地中央广场侧廊角落的这家餐厅,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在繁杂的市中心还“藏着”一片泰式“世外桃源”。
而把这间泰国厨房“搬到”南宁的人,就是旅居广西南宁多年的泰国姑娘陈美妮。“东博会不断升级发展,中泰之间的经贸、物流交往也愈发密切,家乡的茶叶、调料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到这里,很多原材料也能在本地采购到。我要继续借助泰国的美食和服饰,在中泰之间架起一座友谊交流的桥梁。”陈美妮说。
谈及缘何与南宁结下不解之缘,她笑称还要从12年前说起。那一年,她以泰国留学生的身份来到广西进修汉语。因熟通两国语言,她报名参加了第7届东博会泰国馆的翻译工作,并由此跨进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大门。在展会上,她留意到许多中国客人对泰国的浓汤酱料、香茅虾面等泰式美食非常感兴趣,于是一个为中国食客们带来“舌尖上的泰国”之梦就种在了她的心里。此后,每一届的东博会就成了她的“取经宝地”,在掌握了市场考察、销售宣传等经验后,梦想成功生根发芽,她的餐厅分店也已开到第四家——“东博会常办常新,未来我还要去探寻新的商机!”
在第18届东博会柬埔寨展馆里,柬埔寨商人伦巴林的16个展位格外显眼,椰糖、大米、木雕、格罗麻等具有柬埔寨特色的商品整齐排列。回想11年前,伦巴林和他的团队第一次来到南宁时,他们只有2个展位。“借助东博会的平台,我们在南宁创立了公司,并且规模越来越大。加上中柬自贸协定的生效,相信双方的经贸合作还会更上一层楼。”据悉,伦巴林在南宁的“柬安批发外贸公司”在年已经申请到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切实享受零关税待遇,他们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直接受益者。
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柬埔寨客商伦巴林带来了纯正的柬牌茉莉香米
与线下实体展的热度不减相呼应,“云上东博会”也热闹非凡。在东博会闭展期间,它依然为这群经贸伙伴们持续提供着优质的服务。
广西凭祥的早晨7点半,马来西亚恒隆水果公司的总经理刘东贵已经忙碌起来。他一边忙着安排工厂包装事宜,一边迫不及待地浏览“云上东博会”平台的展商和商品信息,尽管合作企业因故到不了凭祥,但通过云上平台,双方确定好交易细节后,依然可以直接在平台下单。“后疫情时代,中国和东盟加强数字经济合作,将惠及更多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刘东贵坦言,常年运行的“云上东博会”打造了一个多方联动的展示平台,在这个新的营销热门趋势面前,谁也不愿意掉队。
而这只是众多东盟客商们从“云端”中获益的一个缩影。据悉,“云上东博会”上线运营以来,依托“网上直播”、跨境电商交易、VR展品展示、智能观展助手等新业态模式,已经让超过32家东盟驻邕企业和机构成功通过“云平台”进行视频推广,年全年该平台的线上成交额已超过11亿美元。
随着RCEP签署,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踏入了新时代。第18届东博会创新优化展览内容,持续拓展“云平台”功能,邀请了更多RCEP成员国企业参展参会,策划举办了多场RCEP专题经贸活动。眼下,东博会的“朋友圈”已拓展到了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未来还将扩容到更远的地方。
年9月,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设RCEP展区,扩大了其“朋友圈”
一群文化交流的伙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知。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离不开人文交流的纽带和土壤。东博会亦与时俱进,提速换挡打造升级版国际展会平台,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挖掘区域人文内涵,成为双方政治互信、经贸合作的文化养分和精神基石。
“虽然志愿者工作很辛苦,但我更多的感受是自豪!”广西民族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的越南留学生阮泰英表示,在得悉第18届东博会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在现场无论是场馆指引、交通疏导,还是秩序维持、陪同翻译,她都从不缺席。
“每年招募的志愿者中接近一半都为外语志愿者,他们的付出为东博会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与中国—东盟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东博会秘书处相关负责人说。
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来自广西不同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在接受会前培训
和阮泰英一样,还有很多志愿者是来自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警察学院等9所驻邕高校的东盟留学生。短短几年的学习经历,他们不仅收获了许多异国好友,也恰好见证了广西与东盟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深度合作。
作为东博会的举办地,广西积极发挥与东盟国家人文合作的优势,通过合作办学、交流讲学、提供奖学金等方式,促进双向留学。截至年6月底,广西已与东盟各国近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东盟国家来桂留学生达1.6万人,约占东盟在中国留学生的1/5。
“大家好,欢迎收听缅甸国家广播电台,现在为您播报第16届东博会现场概况。”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广场前的大型转播车里,主持人瓦瓦温丁正以流利的缅甸语进行报道。她说,东博会之行让她对中缅两国的友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国和东盟媒体完全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讲好更多合作故事。
缅甸国家广播电台主持人瓦瓦温丁以缅甸语播报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情况
除了瓦瓦温丁,每年在东博会上“叙友谊、聊发展”的老友还有一众来自柬埔寨、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广播电台、越南之声、越南广宁省传媒中心等媒体平台的主播、记者们。他们用专业水平赋予了这场盛宴更高的热度,为中国—东盟合作传递和美之声。
而在文化产业合作领域,东博会打造了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中国—东盟动漫展等优质品牌,大批中国—东盟文化产品成果“瓜熟蒂落”,更多来自东盟国家的文化专家、戏剧明星、艺术团体等成为中国—东盟文化传播的使者。
可以预见,一个不断升级发展的东博会将释放出更多的政策红利,作为东博会的永久举办地,南宁也将汇聚更大的合作机遇。我们期待着新一届东博会能吸引更多的“新朋老友”,使之真正成为“11国搭台,19亿人唱戏,70亿人喝彩”的国际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