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韬略哥刘晓博说楼市
01
深圳“大招”出炉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方案表明为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到年,深圳要孵化80个优质中小学教育集团,让集团化办学覆盖全市所有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实现“家门口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的理想。
一直以来,对比北上广,深圳在教育、医疗板块短板明显,如今深圳开始明确发力要补齐“教育”短板,是喜大普奔的好事。
但这是否意味着从前“优质学区房”概念一夕瓦解?“学区房”白买了?心仪的学校还能不能读?家长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首先,让我们从“内容”分析政策。详读深圳方案,重点有三:
NEWS
(1)明确时间和数量:至年深圳市将培育80个优质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通过优质教育集团,努力实现“家门口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2)师资集团内部交流:避免简单“贴牌式”办学,对新纳入集团管理学校的教师数量15%以上应由集团原成员校中选派,同时集团需派出不少于5名干部至新增集团成员学校任职。
(3)优先扶弱:组建的教育集团应优先考虑原特区外教育薄弱、优质办学资源少的区域。各区建立薄弱学校清单,逐步将薄弱学校纳入集团化管理。意味着部分学区较弱的板块或将迎来一次“升级”机会。
最近福田区梅林一村和深中签署办学协议,红岭教育集团在大鹏建校区;名义上所有的深圳中小学,尤其是排名不佳、力量较弱的中小学,一定会有一个“名校集团”来接管,或者贴牌;至于是谁来,就不一定了。就像拆“盲盒”一样。
而且,深圳方案预期至年培育80个优质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但目前深圳市符合集团化办学标准的“优质教育集团”也就约20个左右,明显“打开盲盒”后,明校的孵化、裂变、培育、沉淀也都是需要时间的。
由于现在真正单校划片的名校十分稀缺,改为纯大学区的抗性很大,根据国家教育部“”政策,“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鼓励逐步实行单校划片,合理稳定就学预期”,因此集团化办学的主旨意义是“扶弱”,更多是填补大学区里普通学校。
结合深圳方案硬性要求的15%师资选派,可以预见,对单校划片的名校“影响”和“稀释”有限。四大名校呢,还是四大名校。这就好比大学扩招,兼并三本、专科,但、依旧是最强的。
因此,切实来讲,深圳方案的优点是不折腾孩子,“家门口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减负“上学通勤”。不确定性在于“盲盒”及“时间”。
我们不知道家门口拆出哪个“教育集团”?
也不确定家门口的学校沉淀为“名校”,需要多长时间?
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办?
02
“大学区”时代,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大学区时代”来了,且不可逆。家长们一定要顺势而为!
动辄几十万一平的“天价学区房”注定会成为历史!本轮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只有学票价值的老破小。
那么未来深圳“名校遍地”,怎么判断房子的硬价值?家长在买房方面应该注意什么?
(1)注意选择圈层
深圳因名校而获益的两大片区:百花与南外片区,堪称两个圈层的代表,一个是科技精英、一个是政商精英。他们普遍重视教育,为孩子从小获得更优质资源,舍得为教育买单。这是一种共同的认知和更长远人生布局。
对于名校,“生源”的意义甚至可能大过师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优秀父母对孩子的培育绝不仅仅依赖学校。我们买房子,买的是自己的“圈层”,也是孩子的“朋友圈”。
(2)注意选择环境
“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好的环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无声教育,家长们买房,其实也是在给孩子营造“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如果说“圈层”是“软性环境”,那么“配套”就是购房的“硬件环境”。小区附近有没有“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配套?医院?学校、社区本身环境如何?这些事关孩子成长的“硬件”,都将成为我们购房的“平行坐标”。
(3)给孩子一个相对确定性
上文提到,深圳方案优点是“家门口的学校就是好学校”,不确定性在于“盲盒”及“时间”。
未来学区价值或弱化,但孩子未必等得起。集团化改革可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均衡需要未知时间的磨合,可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是可知且不可变更的。
深圳房产,试错成本太高,第一深圳有限售,买了房等几年,学位确定了如果不满意,想再卖掉换新,且不说税费、二套或者卖掉再买首付比例、利率提高等经济成本;单限售三年,这一时间成本,孩子教育也等不起。
因此在预算中还是要尽可能选择比较确定的学校,给孩子一个“相对确定性”。
03
“相对确定性”VS“性价比”
我们先来一起看一下,全深圳目前四大名校学区内挂牌项目的价格水平。
“大学区”改革,房子注定逐渐与“学票”松绑,向“居住”本身回归。因此,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只有学票价值的老破小。
参考上图深圳中原数据显示的四大名校周边二手房挂牌价格,就会发现,环境、配套、居住氛围好一些的二手房都比较贵。
在“相对确定性”上环比“性价比”,我们发现龙华板块“深圳高级中学北校区”学区二手13-15万,新房才8万出头,倒挂严重。综合居住环境、配套等因素,性价比更显突出!
这片区位和圈层怎么样?
深高北落址于龙华“北站国际商务区”,深圳“十四五”规划与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将龙华区的民治、龙华街道等纳入都市核心区。龙华区十四五规划立足于此,要将“北站商务区”以国际化视野、都市核心区标准,建设产值超亿元的世界级国际会客厅,未来几年这里会进入区位价值“兑现期”。
龙华“北站国际商务区”随着定位进阶,快速成长为深圳“六大企业总部基地”之一、“数字经济第一区”。计划引进20-30家大型总部企业及上市公司,未来将容纳25万高端就业人口和11万居住人口。产业和人才挂钩,人才需要居住。相较于南山、福田,龙华的房价是相对划算的,就近而居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因此,龙华“北站国际商务区”的“新居民”会是个非常不错的圈层。
“北站国际商务区”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片环境和配套怎么样?
龙华后发优势的一大亮点就是为“留住人才”留下空间,“北站国际商务区”配套规划高大上又实用。全医院“医院”即将建成投入使用。龙华民治地铁口在建的“医院”,建成后将成为深圳市单体最医院。还汇聚深圳第二图书馆、深圳文化馆新馆、深圳美术馆新馆、演艺馆、展览馆,以及简上体育综合体等;规模和级别从名字就可以窥出。
深圳第二图书馆
龙华“北站国际商务区”的文体综合配套无论是在数量、规模、还是在密集程度上,落成之后在全市都算得上首屈一指。从硬件环境和配套方面就给家庭和孩子营造了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考虑未来孩子教育,这片怎么样?
当然学校绝对不和楼盘挂钩,大原则板上钉钉。我们只是简单来分析龙华这片的“大学区”。
相比于南山、罗湖,龙华的教育资源是相对薄弱的。龙华引入“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简称深高北)”,本身就是在促进教育资源的“大体均衡”。
深圳高级中学北校区实景图
深高作为市直属名校,在师资方面虹吸力强,每年都能补充清北、海归等优质教师资源;在管理模式上已经形成完备的培训体系,2年左右就能培养成综合素质优秀的教师,因此才沉淀为好成绩多年肉眼可见的真名校。按照“大学区”调控规则,渣校肯定会变好,但牛校还是牛校!
而且深高本就是集团化办学,深高各个分校区都是叫“校区”,不同于贴牌那种。深高北作为直属新校区,管理模式自然更成熟。“集团化”改革中,已经过“集团化”实践的牛校肯定是相对更稳定的牛校!
再结合教育部发文“就近入学”、“稳预期”、“片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既然深高北已经落定,那么片区内“家门口的好学校”就毋庸置疑了。
根据“龙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区电子地图”查询学区划分情况,我们可以得出深高北的小学部、中学部的“学区范围”。-年深高北附近最核心的A1类单校划片范围内,已入住小区仅三个:金亨利、汇龙湾、水榭春天5、6期。
其中,金亨利今年5月最新成交单价在13万+。为什么这么贵呢?
学区当然是因素之一,但这边的居住价值也是受到市场认可的。这里步行可达深圳北站,已开通的4、5、6三条地铁线交汇。未来还会增加规划待建的27号地铁线和1条城际轻轨深惠城际快线(前海-坪地)。五线汇聚,实现4站10分钟到福田,30分钟到南山,快速通达各区的便捷生活圈。
享有前文提到的“北站国际商务区”的产业和圈层,也享有龙华区十四五重点规划的高端环境和配套,周边还有三大公园;也是北站商圈、红山商圈和龙华商圈三圈集汇,商业十分繁华。
综合“相对确定性”、二手房倒挂“性价比”以及居住圈层、环境、配套等多元价值坐标,深高北这片的新盘确实值得考虑。与深高北学校和金亨利小区一路之隔有个在售的新项目叫“中海·学仕里”,限价8.2万,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大学区”时代,房子与“学票”松绑,向“居住”本身回归。选择好圈层、好文化环境、好配套、好小区、永远不会错。若有可能,再选择个比较确定的好学校,那就更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