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党的会议报告描绘了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沿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路径,做出了分两个阶段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制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方向行动纲领。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目标,包括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贸易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体育强国等,其中贸易强国列为国家建设系列强国目标之一。
一、建设贸易强国已经上升为系列强国目标之一
党高度重视扩大对外开放,做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贸易强国战略部署。中央把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上升到新时代国家外贸发展战略目标,对外贸工作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各地方、各有关部门要学懂弄通会议报告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会议决策部署,为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做好规划设计、战略抉择、改革创新、体制建设与政策制定等基础工程,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理论界为把建设贸易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目标层面,深入研究贸易强国建设的战略、理论、指导思想和推进路径,为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推动贸易。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始终是外贸发展的任务与主题过去虽然没有明确把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作为国家外贸发展的战略目标,但一直是我国外贸努力奋进的方向,也是符合外贸发展一般规律的永恒主题。外贸发展总是在追求从高成本、低效率、低效益的低发展水平向较低成本、较高效率、较高效益的较高发展水平的演变过程之中。追求贸易强国目标是符合发展规律的自然过程。
不管企业,还是国家,都希望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能以较低成本代价获得更高经济效益。过去我国外贸一直在谋求从数量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高,从以要素投入、成本或价格优势为主转向以技术、管理、质量、服务、标准、品牌等为核心的竞争优势,从主要依靠引进、模仿、跟随转向主要依靠再创新、自主创新、引领创新。未来外贸发展也是一个由弱变强的过程。我国在开放之初主要发展农产品、矿产品以及轻工纺织等初级产品或低端产品出口贸易,进口成套设备。这个时期出口创汇和规模扩张是主要任务,外贸粗放发展是主要特征,同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低价竞争。当时理论界就开始呼吁陶瓷、纺织品、茶叶等出口应尽快转向“以质取胜”。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扩大引进外资、配套国际产业转移、承接低端国际产业链,我国外贸逐步提高加工贸易、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多以无牌或贴牌出口,外贸主要任务是出口导向性扩张和配合引进外资,加工贸易是主流贸易方式,加工组装和代工、贴牌生产成为制造业主要发展模式,产品技术模仿跟踪是制造业企业主流创新模式。
早在1993年张毅在《瞭望周刊》上就曾提出过中国要大步迈向世界贸易强国。虽然当时提出这个目标有点儿超前,但它反映了我国外贸发展的大方向就是要迈向世界贸易强国。此后,我国学术界一直在研究和讨论贸易强国建设的路径。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外贸得到迅速扩张,年均增速达到两位数,2013年货物贸易规模占世界贸易的12%,我国迈上了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台阶。这是一个大进大出的时代,贸易规模扩张是主要任务。与此同时,我国外贸发展质量也逐步提升,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加工贸易比重逐步降低,逐步使以加工贸易为主让位于一般贸易为主。
自从会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以来,我国外贸全面推进以质取胜战略,从过去粗放经营模式转向提高外贸质量效益模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外贸发展方式、结构和效益有了明显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自主创新和引进再创新是企业主流创新模式,自主品牌出口比重日益提高,服务贸易增速加快,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调并进发展,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端地位攀升。
贸易强国始终都是不同时期外贸努力前进的追求目标与方向。会议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党中央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采取一系列化解过剩产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加快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促进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打造外贸新的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加快服务贸易增速,推进外贸优进优出,我国外贸质量效益取得了稳步提高,已经大步迈向了建设贸易强国的征程。
二、我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地位到底有多远
贸易强国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至今难以界定。“强”是个程度概念,与“弱”相对应。划分强弱的标准不易科学界定。贸易强国的表现不仅要货物贸易强,服务贸易也要强,而且不仅国际贸易强,国内贸易也要强;不仅国际竞争力强,而且要商品或服务质量高,利润率要高,经济效益好,本国人民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福利。由此我们认为,判断贸易强国的标准是市场比较自由开放,贸易竞争力强,品牌能够控制贸易渠道,贸易利益效益高,制定国际贸易规则话语权强,国际经常项目平衡能力强,货币国际化能力强。要符合这些标准的贸易强国的条件必须是发达经济体,具有很强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国防等综合实力。
美国算不算贸易强国?即便它有巨大的贸易逆差,它也应是贸易强国,因为它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经济体,总体贸易规模大,2016年外贸占全球贸易的12%,具有成熟的开放贸易体制,美国知识产权控制全球主要商品贸易渠道,美元世界货币地位坚固,主导着世界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和现有国际经济秩序。欧盟不是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集团,也符合贸易强国标准。它是成熟的发达经济体,贸易规模庞大,2016年占全球贸易33%,它的贸易体制比较开放,欧洲品牌控制世界贸易重要渠道,欧元世界货币地位稳定,它对多边贸易规则制定和国际经济秩序有较大影响力。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贸易大国。2016年中国总体外贸占全球贸易的10%,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仅仅只能算作大国,而且人均GDP和人均外贸值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目前中国市场开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2015年关税总水平为9%。虽然近两年国家对部分进口关税率大幅下调,总水平仍然偏高,而且对进口商品进行配额许可证管理的种类较多。
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刚刚崭露头角,人民币国际化地位仍较低,也只能够在当今世界多边贸易规则谈判、调整中发挥一定的影响作用,影响和主导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能力仍较弱,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有限。我们在全球贸易的政治版图中朋友不多,制定规则能力弱,当前仍然被欧美拒绝承认“中国入世十五条”所劫持而无力改变。比如,北美自贸协定,欧日、欧加签订的自贸协定设立了“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条款,赋予跨国公司可以起诉东道国政府甚至凌驾于政府之上的权利。这种规则一旦被引入全球性贸易规则之中,中国作为引进外资大国可能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这些都表明我国仅仅只是一个贸易大国,还不是一个能够主导世界贸易及其规则制定的强国。因此,我国仍需要为建设贸易强国付出艰巨的努力。
由于中国仅是当今世界贸易大国,而且所占份额不算最高,要成为贸易强国在规模和份额上还要继续提升。而且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仍不足1万美元,要跃升到人均5万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线上仍有较长的征途。只有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经济整体生产率水平才会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中国产业及其贸易发展水平才能达到强国的水准。过去中国外贸发展从小到大的全球地位变化用了30多年时间,未来从贸易大国地位到贸易强国地位的变化,如果没有大的波折,也大体需要30年的时间。可以判定,中国距离成为贸易强国的地位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要按照当前的步伐继续跋涉大约30年,那时或将步入贸易强国的行列。
三、全球贸易政治格局迎来大变革的新时代
全球贸易政治格局进入相持与反转的危机临界点。世界正迎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实现伟大复兴,成为现代化强国,完全依赖全球贸易。中国不仅开放贸易,而且通过“一带一路”平台与世界各国开展互联互通和互利合作。中国已经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融入世界经济,与有意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平台或机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中国外贸与西方外贸、中国资本与西方资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激烈竞争,中国日益改变了过去处于下风的局面,日益使西方国家失去在华乃至全球的优势地位,在华利益日益减少,西方在华以及全球利益受到中国新崛起力量的挤压和挑战,西方本能地产生集体阻隔、围堵和打压拖延中国势力成长,保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利益的战略动机。西方所谓的中国“锐实力”深深刺痛了西方的神经。美国和中国各自正在展开国家经济战略布局,更换经济发展动能。会议以来,中国开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经济发展新动能转换的战略布局。川普上台后,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并试图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推进与其他国家达成新的双边贸易协议,通过减税等系列经济政策增强和巩固美国实力,试图重塑世界经济格局。
在“美国优先”“美国再次伟大”的战略指引下,美国从奥巴马时期坚持自由贸易转到川普时代带有严重保护主义色彩的“公平贸易”政策,希望从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西方势力不甘心中国力量的崛起,对中国崛起产生严重的不适应症,发出一些不和谐声音,并且西方集团开始联手遏制中国,这种态势已经显露。不久前美国发布了川普政府的国家的安全战略报告,指控中国发动经济侵略,把中国定位为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这就为中美经贸合作关系大局发展埋下巨大的潜在危机。在美国国内有相当势力希望推动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遏制与围堵,美国不仅在对华贸易中制造贸易摩擦,而且在地缘的政治中拉近印度搞印太战略,围堵和遏制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欧美等传统守成贸易强国不愿意以合作共赢理念共同发展,只认赢者通吃、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死理。近来西方一些官员已经开始公开指责中国,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怪声怪气地说“澳大利亚已经站起来了”,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指责中国在网络安全磋商上缺乏对话诚意,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华未能达成启动中加自由贸易区谈判,他们目的仍然都是期望中国做出让步,从中国获得更多利益。
欧美日在现有WTO框架下日益对中国国际竞争力增长感到焦虑和不自信,它们开始拉帮结派对付中国,可能加强WTO内的三边合作。它们结伙指责并向WTO提告中国国家资助、补贴国有企业,助长产能过剩,廉价大宗产品充斥国际市场,强制外资转让技术,发起对中国产品双反调查等贸易制裁,这些行动都会严重威胁和损害中国正当的贸易权益。当前欧美日都在通过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所达成的协定,影响和改变着全球贸易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随着中国经济强势崛起,中国贸易规模所占份额日益提升,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经贸国际化便利化程度日益提升,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愿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合作共赢,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中国资本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起来”的自信,正推动当今全球贸易格局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代。西方世界并非铁板一块,即使美国内部也有意愿参与“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获取利益,日本、英国等一些西方阵营国家也从自身利益着想有意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吹响了世界贸易政治格局变革的号角。
结语
党提出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目标表明我国外贸发展进入新时代,将从过去学术界探讨、清谈贸易强国,转化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一项实际行动,为未来我国外经贸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和任务。贸易强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已经成为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由于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战略中心地位,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