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河而生,因运而兴千年运河绘就新

04:37

运河商务区是北京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重要承载地、城市副中心金融创新和高端商务功能的主要承载区,已初步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链和总部经济发展态势,成为北运河畔一颗闪耀的明珠。《喜迎二十大副中心看变化》系列报道,今天播出《因“河”而生,因“运”而兴千年运河绘就新时代金融城》。

记者郑实:“眼前这条运河记录着绵延千百年的历史文脉,它曾经被誉为中国经济的大动脉,见证了了无数历史上繁华的盛景,也点亮了无数万家灯火的幸福时刻,如今,运河两岸高楼林立,倚千年运河、望千年燃灯塔,在城市副中心五河交汇处,规划面积20.38平方公里的运河商务区,已初露峥嵘,正在谱写新的运河故事。”

年6月,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进一步落实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正是党中央的此次重要决策,通州被赋予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全新定位,自运河商务区开工建设以来可谓“一年一跨越”,作为整个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按照规划,运河商务区地下空间采用立体开发模式,成为了北京市首个红线内外、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的区域。其中,北环环隧工程是国内少有的地下三层结构交通环廊系统,主隧道长1.5公里,从上至下依次分别设置行车道层、设备夹层、综合管廊层,将融合接驳地上地下交通、市政管线、商业设施、写字楼等。所有的运营维护全部在地下完成。像这样的管廊在国内尚属首创。

北投通城运营部副部长卢毅:“这样等于净化了地面交通,为商务北区商业步行空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我们在地下管廊层提前把管线预埋好,集约化的利用土地,为地面商业开发创造了便利条件。”

作为两区建设的重要承载地,运河商务区在年入库的重点外资项目达到45个,占当时城市副中心入库的重点外资项目总量的75%,与此同时,相比年,企业总数增长了75%,金融类企业翻了两番,科技、商务服务企业占比超过一半。其功能定位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金融和高端商务功能的主要承载地”目标已经初步兑现。

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为城市副中心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此时,经过近十年建设发展的运河商务区俨然已经擦亮了“运河金融城”的金名片,成为当之无愧的城市副中心的城市品牌。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主任林正航:“传统金融行业是我们产业发展的基本盘,那么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是围绕我们运河的发展,将会是我们发展的特色,国家级金融科技的代表队,也已经进入了运河商务区,那么与此同时,财富管理和国际化的大企业,是我们招商的方向,所以我们围绕着我们的大盘,围绕着我们的特色,围绕我们未来的国际化的方向,持续发力,共同打造,大国首都运河金融城。”

今年上半年,运河商务区已经累计完成新增入驻企业家,注册资本金达亿元,各大银行、证券、金融科技等高端产业和人才陆续进驻。工、农、中、建、北京银行、华夏银行、邮储银行均已在运河商务区购置相关办公用房,同时引进了包括北京建院投资、三峡集团、上田八木、绿交所等知名机构入驻发展,以规模化的方式吸引产业入驻升级,正在构建城市副中心高端要素集聚的产业生态圈。运河商务区建设发展的十年已经从以地产开发为主,转变为总部经济、金融和财富管理为主,产业发展引擎作用凸显。

记者:郑实李文东

责任编辑:王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