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一带一路产学研合作暨经贸类人才培

白癜风的诊断 http://m.39.net/pf/a_4607002.html

6月10日,由重庆科技学院指导,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主办的推进“一带一路”产学研合作暨经贸类人才培养研讨会在重庆科技学院厚德楼成功举办。

6月10日,推进“一带一路”产学研合作暨经贸类人才培养研讨会在重庆科技学院厚德楼成功举办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副院长陶宇主持会议

重庆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干勤,重庆科技学院国际学院院长(外事处处长)李海荣,重庆科技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主任朱光俊,重庆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拉美研究中心主任)董保华,重庆科技学院科研处副处长范巧,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党总支书记田懿,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副院长杨文芳、副院长陶宇,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经济学系主任王唯薇、重庆科技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重点学科负责人杨贵中以及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理事长兼主任杜小东,重庆市上海商会党委书记、会长韦根,重庆市文旅科技融合发展促进会会长陈晖,重庆市进出口商会理事会顾问、咨询专家钱兆刚,重庆中经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高翔,重庆金牧锦扬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合伙人巫云德,重庆市大渡口区国际贸易商会会长汪高新,重庆市江北区智能科技发展商会会长覃晓周,IBM区块链联合创新实验室总经理李翔宇等出席推进“一带一路”产学研合作暨经贸类人才培养研讨会。

一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介绍情况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副院长杨文芳介绍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办学情况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副院长杨文芳介绍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办学情况时说到,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现有教职工余人,专任教师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余人,博士余人。有各级各类人才多人,柔性引进院士5人。学校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数理与大数据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体育部、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等16个学院(部)。有化学、资源与环境、机械、电子信息、土木水利、公共管理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0人,拥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21人,95%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学院开设有社会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三个学科4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专业。学院现有本科生余人,研究生余人,国际留学生近30人。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国际经济与贸易“一流专业”建设负责人王唯薇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经济学系主任王唯薇以《推进融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为主题,开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人才进行汇报,重点介绍了重庆科技学院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一流专业建设与“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上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与成功案例。

王主任指出该专业近年来“对标国标打造特色”,通过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一系列课程改革等措施推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该专业年开始开设全英文留学生班,其学生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俄罗斯、哥伦比亚、卢旺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至今已经培养了50多名“知渝、友渝、亲渝、爱渝”的国际贸易人才。同时,专业通过加强数字贸易人才的培养,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走上外贸岗位,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或者跟随中国跨国企业进驻到“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成为管理人才。最后王主任谈到下一步思路,表示将与参会的企业家共同携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一流专业建设成效。

重庆科技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重点学科负责人杨贵中教授

重庆科技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重点学科负责人杨贵中教授介绍了硕士点建设概况,强调了实践教学在专业硕士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从专家讲座和基地实习两方面提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从推动教师到企业挂职合作和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商务企业家会议两方面提出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经验的建议。

二重庆科技学院校领导讲话

重庆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干勤

重庆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干勤表示,高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重庆科技学院联合优秀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要实现高校的目标任务,力争做到经贸走到哪里,教育的民心工程就延伸到哪里,教育的人才培养就覆盖到哪里,力争推动教育发展和经贸合作,互学互鉴,谋求共同利益、勇担共同责任,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与企业共同体。

三特邀嘉宾(专家学者)发言

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理事长兼主任杜小东

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理事长兼主任杜小东表示,重庆科技学院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发挥带动作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推进“一带一路”产学研合作,能够高质量地为学校、为学生、为社会解决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问题,能够实现理论知识、社会实践与成果转换。邀请优秀的企业家融入到学校的教学实践指导过程中,是学校的需要,是学生的需要,也是企业家的需要。

重庆市上海商会党委书记、会长韦根

重庆市上海商会党委书记、会长韦根表示,重庆科技学院学科分类齐全、人文历史厚重、工作安排充满创新、科技教育成果丰硕,是一所非常接地气的应用型、科技导向型的好大学。韦根会长对推进校企合作谈了五点建议:一是可以与一些大中型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二是可以与企业对接开设专题专项培训班,也可委培对特殊工种、特殊行业进行知识的集中培训。三是可以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公司合作,搭建人才与应用市场需求的平台。四是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顶岗操作,让学生尽早尽快地融入社会。五是在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重庆市进出口商会理事会顾问、咨询专家钱兆刚

重庆市进出口商会理事会顾问、咨询专家钱兆刚谈到,培养高素质国际商务人才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现实需求。建议要注重创新、优化师资、强化实践等方面加强工作。

注重创新,主要是在课程设置上要跳出国商国贸专业传统课程框架,以适应制度型开放对人才的需求,以蓬勃发展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如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离岸贸易、保税维修、外贸综合服务等人才需求为导向,创新课程体系。

优化师资,主要指在充分肯定和发挥校内优质师资积极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入外贸业界富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专家,融合校内师资与业界导师的优势,指导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把课堂教学与生动的业界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做好产教融合培育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能力,适应外贸发展需求的可用人才。

强化实践,主要是在进行系统专业教育的同时,把实践能力的提高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模拟外贸进出口主要操作环节,强化虚拟实训,给予实践课更加多的时间保障和学分评定,以利于学生实操能力的提高,更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重庆市文旅科技融合发展促进会会长陈晖

重庆市文旅科技融合发展促进会会长陈晖介绍了文旅科技融合发展促进会的定位、宗旨、成立时间、登记和主管以及业务指导部门、会员单位组成情况、涉足领域、业务范围等情况,围绕“一带一路”合作和经贸人才培养主题,通报了成立以来组建中缅(重庆)科技创新和经贸合作促进中心、筹办“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大会分项活动、搭建川渝智慧文旅联盟等重点工作,提出了与法贸学院开展邀约入会、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以及举办各类活动等建议。

IBM区块链联合创新实验室总经理李翔宇

IBM区块链联合创新实验室总经理李翔宇谈到,通过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赋能,能够让高校的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社会新发展过程中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结构。通过校企合作,推动学生的职业能力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以高效解决学生的高就业率和高工资收入问题。

重庆中经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高翔

重庆中经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高翔谈到,一是我国双循环中,促进外循环,已从简单的产品贸易转型升级到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并举,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去激活外向型服务贸易,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可以以此为契机,为外向型企业专属定制。二是建议在主城区设置学生实习双创服务基地,解决学生实习的居住、实习指导、安全管理,提升实习质量,把服务延伸到实习全过程中去。三是注意学生的实习思想导向,学历不是终点是起点,学历重要,学习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实习就是工作,就是事业远航的码头,人生扬帆远航的起点。

重庆市大渡口区国际贸易商会会长汪高新

重庆市大渡口区国际贸易商会会长汪高新在研讨会上介绍了企业及商会平台的基本情况及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能力需求,提到目前市场上就业的现象,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大量的应届生又找不到如意的工作!并提出解决此现象的几点建议:一是校方与商会平台一起建立联合实训基地;二是学生毕业前进入企业实地见习;三是企业主进入学校给学生们做一些行业分析就业培训等交流分享,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

重庆金牧锦扬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合伙人巫云德

重庆金牧锦扬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合伙人巫云德谈到,涉外法律和国际商贸关系紧密,需要强化法律风险,建立国际贸易的节点流程,标准化的按流程办事,可有效规避国际商事纠纷。江南商事调解中心,可以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的工作机会。

重庆市江北区智能科技发展商会会长覃晓周

重庆市江北区智能科技发展商会会长覃晓周谈到,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过程中,智能科技显得更加重要。通过前沿的科技手段,来进行信息的智能化管理,是不少企业目前正迫切需要的,高校可以培养这方面的紧俏人才,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

四重庆科技学院职能部门发言

重庆科技学院国际学院院长(外事处处长)李海荣

重庆科技学院国际学院院长(外事处处长)李海荣表示,国际学院可以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国内外)的“超级联系人”,在国际培训交流、国际法律服务、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引进与合作创新实践等领域发挥作用,加大与国际教育机构和其他机制的合作,推动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的实施,惠及学校及社会。

重庆科技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主任朱光俊

重庆科技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主任朱光俊谈到,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家,通过聘请成为校外专业指导老师,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工作,是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建立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家、老师与企业家的深度沟通与融合机制,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开展校企合作,要建立好教育、教学、能力的标准考核体系和综合评估体系。

重庆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拉美研究中心主任)董保华

重庆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拉美研究中心主任)董保华谈到,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教师队伍发展以及资源平台建设等方面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开展校企合作,让更多的企业家参与到学校教学与学生实践,是多方共赢的事情。

6月10日,推进“一带一路”产学研合作暨经贸类人才培养研讨会在重庆科技学院厚德楼成功举办,嘉宾合影留念

参会嘉宾:

杜小东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理事长兼主任,一带一路门户网创始人,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客座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顾问

韦根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委员,重庆市工商联第六届执行委员会常委,重庆市上海商会党委书记、会长,重庆雅荣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星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维合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客座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

陈晖重庆市文旅科技融合发展促进会会长、重庆市翻译家协会副会长,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对外合作办公室主任,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重庆科技专家库专家、重庆市科技奖励评审专家、重庆市咨政服务专家、重庆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重庆市对外文化类专家、安徽省来安县科技创新专家顾问

钱兆刚重庆市进出口商会理事会顾问、咨询专家,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原经济商务参赞,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

高翔重庆市社科联智库专家入库成员,重庆中经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客座教授

巫云德重庆金牧锦扬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合伙人,江南商事调解中心理事长兼主任,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实务导师,重庆市法学会理事,九三学社南岸区委监督委员会副主任,南岸区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南岸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南岸区新专联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

汪高新重庆汇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市大渡口区国际贸易商会会长,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客座教授

覃晓周江北区政协委员,重庆市江北区智能科技发展商会会长,重庆灵灵狗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市江北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副会长,长江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李翔宇IBM区块链联合创新实验室总经理,阿尔法地带(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市渝中区青年创业导师,重庆市开州区乡村振兴智库专家,长江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重庆科技学院参会人员:

干勤重庆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

朱光俊重庆科技学院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主任

李海荣重庆科技学院国际学院院长(外事处处长)

董保华重庆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拉美研究中心主任)

范巧重庆科技学院科研处副处长

田懿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党总支书记

杨文芳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副院长

陶宇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副院长

李炳林重庆科技学院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唯薇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经济学系系主任、国际经济与贸易“一流专业”建设负责人

吴文建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国际商务重点学科能源贸易与绿色发展方向负责人

朱小会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经济学系副系主任

梅新想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经济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

冉春芳国际商务重点学科国际投资与技术交易方向负责人

杨贵中重庆科技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重点学科负责人

李屹然重庆科技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秘书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