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3月3日电题:品“质”焕新,发展见“力”——上海推进高质量发展追踪新华社记者上海,浦江两岸春意盎然。新赛道、新模式、新动能,科技创新点燃新质生产力“爆点”。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形成“从0到1”“从1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接力棒”。向“质”而行,新变革锻造新“质态”从布局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到谋划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五大未来产业,上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前瞻性和定力一以贯之、厚积薄发。——新技术酝酿新“变革”。1月30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科学家团队正式发布大模型开源开放评测体系“司南”,可以为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等提供一站式评测服务。2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存储容量达普通光盘上万倍、普通硬盘上百倍的“超级光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诞生,这是我国在信息存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阮昊展示“超级光盘”(年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围绕光子、生命、能源、海洋、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上海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设施多达20个;瞄准智能制造技术和工艺,上海实现“卡脖子”关键装备、核心部件与工业软件突破40余项……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2件。——新工厂铸就新“质造”。灯塔工厂、智能工厂、零碳工厂……在上海,一系列“新”工厂不断为智能制造增添发展新动能。走进正泰电气(松江)智能工厂,一台台大小不一、电压等级不同的变压器,经研发改造从“喝”矿物油变为“喝”植物油,实现可再生、可降解、可防火。据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叶斌介绍,公司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销售额可同比增长20%,其中国际业务占比约30%。——新“链主”打造“共赢链”。年起,上海陆续公布两批共25家“工赋链主”培育企业,目标是到年达到40家,带动和赋能上下游企业家至家。作为首批被纳入的培育企业,致景科技的“飞梭智纺”平台已接入全国多家纺织企业、70多万台织机,实现产能与需求精准匹配,将行业织机开机率提升至70%。一辆西井科技的无人驾驶重卡Q-Truck(前)在位于上海的无人驾驶商用车联合实验室场地上进行动态测试(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方喆摄点“数”成金,新要素澎湃新势能龙年春节假期,四川四姑娘山附近的民宿大隐与迹·四姑娘几乎天天满房,其中有一半客人来自成渝以外地区。民宿创始人唐曌说,民宿年开业,主要是在小红书平台开设账号,定期更新。年入住率达到90%左右,目前正在计划增加投资。“种草经济”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增长点。总部位于上海的平台小红书,截至年初月活跃用户已超过3亿。用户通过图文、视频、直播等形式记录、分享生活方式,孕育出独特的“种草生态”,帮助商家实现更高效的经济转化,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上海正在成为数字化生产力的弄潮儿。在跨境出海服务商飞书深诺总部办公室,一块块大屏实时跳动着来自海外的市场“信号”。“借助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知道哪一款产品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