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以四区建设为依托打造成渝地区标杆

「本文来源:重庆日报网」

大美渝北

新时代新征程。重庆第一经济大区的渝北区,又奔上了新的“赶考之路”。

“打造成渝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杆城区”。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重庆市渝北区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渝北确立了这一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5年,渝北的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部群众精神状态持续向上,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改革开放创新潜能持续释放,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渝北的经济总量在全市率先突破亿元,综合科技竞争力持续保持全市第一。

登高方能望远,谋势才能取实。渝北经过综合研判,认识到未来5年,将是渝北发展的战略机遇窗口期、科创成果释放期、临空开放跨越期、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因此,渝北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机遇,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大区、高水平开放的临空大区、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高品质生活的城乡大区,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区。

党代会上,渝北制定出了未来5年的具体发展目标:经济总量突破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成为领跑成渝地区的经济强区;进出口总额累计突破1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亿美元,成为成渝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示范窗口;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5%、产业创新能力跻身全国一流,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成为成渝地区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区;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互促、城乡共荣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成渝地区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典范;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人民生活更加舒心安逸,成为成渝地区推进共同富裕的排头兵。

与此同时,渝北还提出了到年,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国辐射力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高地、全国美誉度的生态宜居城区。

渝北吾悦广场

夯实标杆城区的基础——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大区

经济是一座城区的基础,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大区,将夯实渝北打造成渝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区的基础。

这基础如何夯实?

科学构建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2+4+1”现代工业体系。将通过巩固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亿级支柱产业,壮大先进材料、智能装备、消费品工业、智慧建筑4个百亿级潜力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造一个渝北工业。构建“5+3+1”现代服务业体系。做大做强创新金融、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专业服务、商务会展五大生产性服务业,提档升级文化旅游、康养休闲、商贸服务三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壮大总部经济。构建“3+6+1”现代农业体系。在现代设施农业、都市体验农业、临空高效农业三大方向精准发力,打造优质水果、绿色蔬菜、高端花卉、道地药材、生态渔业、特色兔业六大品牌,高水平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经济地理。将推动机场南北两翼协同发展,机场以北依托空港工业园、航空物流园、智慧建筑产业园,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样板;机场以南依托前沿科技城、临空消费走廊、长河白鹤片区,培育新的增长点;依托两江国际商务中心、仙桃国际大数据谷、重庆基金小镇等载体,加快发展高端消费、软件和信息服务、总部经济、创新金融等业态;发挥临空大都市近郊优势,提档升级古洛环线农文旅融合示范带,打造南北大道设施农业示范带、印放线伏季水果示范带和玉龙线都市旅游示范带。

补链延链强链提升产业能级。围绕三大产业体系,实施“链长制”,打造汽车、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航空物流、创新金融、特色鲜果等重点产业链,形成更多的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链条。形成一批根植渝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和品牌企业。

为实体经济插上数字经济翅膀。聚焦物联、数联、智联,积极推进5G网络城乡深度覆盖,加快实施区块链、物联网、先进计算等新基建项目。将大力发展资源型、技术型、融合型、服务型数字经济,合理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内容、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建设以“工业云”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城市管理等领域,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智慧应用新范例,率先建成全市首批数字经济应用示范高地。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走实标杆城区的路径——建设高水平开放的临空大区

打造成渝地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杆城区,改革开放是最有效的路径。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一座拥有多条国际航线、万人次承载能力的枢纽机场,是渝北天然的通向世界的“登机口”,建设高水平开放的临空大区,是渝北独有的优势。因而,未来5年,渝北将把握住临空这一最显著的优势,放眼全球、对标先进,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统筹推进开放通道、平台、主体、口岸和环境建设,通过大幅提升开放通道互联互通水平、打造全方位高层次开放平台、宽视野大格局推进开放合作、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来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深化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是渝北建设临空大区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渝北将努力发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效应,提升江北国际机场枢纽功能,支持T3B航站楼和第四跑道加快建设,积极争取第五航权,力争货邮吞吐量突破60万吨、跻身全国前五,引领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成为世界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同时,通过优化区域路网结构,加快铁路枢纽东环线、六横线、洛碛港等重点项目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并通过打造国际航空中转集散中心,畅通经重庆中转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转口欧洲国家的贸易大通道。

深度参与中新示范项目合作,加快重庆自贸试验区渝北板块建设,是渝北建设临空大区的又一着力点。渝北将用好用活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专用数据通道,建设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化“一本报告管全域”改革,开展更多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支持综合保税区拓展生产、展示、交易功能,打造国家跨境电商示范园区。

在宽视野大格局的开放合作中,渝北将通过全面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承接产业转移,努力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首选地。抢抓全球产业链重塑的机遇,汇集跨国企业、区域总部、国际资本等全球高端要素。高标准推进川渝高竹新区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更多可视化、标志性成果。深度参与两江新区开发建设,携手云阳共同打造全市“一区两群”协同发展示范样板。

通过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建设临空大区的重中之重。渝北将更加主动推进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力度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加快建设一体化政务信息平台,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由“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转变。探索建立区级信用监测体系,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仙桃国际大数据谷摄/潘光侠

发动标杆城区的引擎——建设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

渝北建设成渝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区的动力引擎是什么?

答案是科技创新。

渝北有科技创新的实力基础,建设高能级策源科创大区,是打造标杆城区的动力引擎。渝北将牢牢牵住策源性创新这个“牛鼻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努力成为科研新成果、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策源地,全面塑造渝北发展新优势。

未来5年,渝北将如何着力建设高能级策源科创大区?

首先是提升大数据智能化创新策源能力。通过瞄准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信息、汽车电子等方向加强攻关,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构建“政产学研金用”创新生态圈;推动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全面建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产业生态谷,建成投用中新(重庆)大数据智能化成果展示促进中心,积极参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加快推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信息通信领域合作示范点、中关村信息谷协同创新中心、长安全球软件中心、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创建中国软件名园、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

其次是大力集聚高端科创资源。立足渝北产业基础和研发创新需要,培育引领型、突破型、支撑型创新载体;通过对接名校名院名所,吸引一批“双一流”高校、“中字号”“国字头”大院大所来渝北设立科学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争取更多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落地;极力提升前沿科技城、创新经济走廊、空港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科创聚合能力,差异化布局科技基础设施;依托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带动建立一批研发总部、技术创新中心,打造西部丘陵山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科创集聚区;强化与两江协同创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等科创平台协同,共建产业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

第三是形成铺天盖地的“科创企业森林”。渝北将通过实施科技企业加速成长、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升“三大行动”,让更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渝北茁壮成长,并打造一批规模化、特色化孵化平台,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

第四是营造富有吸引力的科创生态。未来5年,渝北将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创新投入机制、科研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体系,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通道发力。通过落实“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人才、资金等高效配置。构建科技金融支撑体系,持续壮大种子、天使、风险、担保投资基金规模,推动更多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挂牌上市。集聚优秀科学家及其团队,吸引青年人才和海内外“塔尖”“塔基”人才来渝北创新创造。培育起崇尚科学的创新文化。

美丽的渝北乡村摄/许可

满足标杆城区的追求——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城乡大区

从国际通行的城市化标准看,渝北已经由城市规模化快速扩张阶段进入了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自我完善阶段。在打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区中,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城乡大区,已是未来5年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高品质生活城乡大区如何建设?

紧扣“一体化”和“高品质”两个关键,推进城乡融合建设大美渝北、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提升人文素养涵养文化底蕴、厚植绿色本底打造宜居环境。

在城乡融合建设大美渝北中,将高水平开发建设多宝湖、朝阳、兴旺、五重同德等城市拓展区,持续开展老旧小区、厂区、街区精细化有机更新,实施城市“缓堵促畅”工程,建设海绵城市,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建设“城市大脑”,实现“一屏、一键、一网”管理。全面完善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全市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在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中,渝北将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让更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跨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教育强区行动计划,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医院医院两家“三甲”医院,实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促进养老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有效衔接。

渝北已连续10余年保持全国文明城区称号,因此将通过提升人文素养涵养文化底蕴,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建设成果,并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同时,深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以机场—悦来为中轴线高水平规划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推动重庆博物馆、历史名人馆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落地,建设中央公园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服务圈”,全方位打造统景温泉、龙兴古镇、铜锣山矿山公园、巴渝乡愁、木耳新乡村田园综合体等特色文旅IP。培育数字文化、“科创+文创”等新型文化业态。

通过厚植绿色本底打造宜居环境,是建设高品质生活城乡大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渝北将持续巩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成果,加强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深化林长制、河长制,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

碧津公园摄/靳伟

过去五年成效显著经济大区名副其实

过去5年,渝北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重庆第一经济大区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多个经济指标全市第一

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多项指标稳居全市第一。汽车、手机产量分别占全市的1/3和2/3,数字经济年均增长16.8%,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7%。

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成果

自贸试验区渝北板块累计落户企业2.6万家,建成开通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专用数据通道,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及第三跑道建成投用,全区进出口总额5年累计近亿元、占全市1/4,实际利用外资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成功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综合科技竞争力全市第一

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创新生态圈初步形成,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4.4%,市场主体突破15万户,综合科技竞争力持续保持全市第一。

全市第一个“双两百”城区形成

全区城镇化率达89%,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万人,成为全市第一个“双两百”城区。新增城市干道通车里程95公里,改造危旧房和棚户区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万平方米,万平方米的两江国际商务中心拔地而起,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成效初显,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空壳村”、总量跃居全市第一,镇镇通了公交、村村通了农客。

生态建设创出全国经验

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试点经验全国推广,铜锣山矿山生态修复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典型案例,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获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民生民利不断改善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所、新增学位7.8万个,高中教育质量稳居全市第一方阵。“三甲”医院实现“零”的突破,医院新院区建成投用,医院新院区竣工落成,成功创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城乡养老、医保参保率均稳定在96%以上,成功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十佳城市。改建各类保障性住房万平方米,惠及各类群体近20万人。平安渝北建设成效显著,成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王彩艳杨敏图片由渝北区委宣传部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