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古时折柳送别的灞水之滨,如今成了城市“生态花园”,吸引着西安市民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西安浐灞生态区因浐、灞两条水系得名,自年成立以来,以生态文明统领城市建设,成为西北首个国家级生态区、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深耕生态文明
浐河、灞河贯穿西安城市东部,是渭河的重要支流,也是西安城市发展的重要“生态留白”。自成立以来,西安浐灞生态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坚持“规划引领、高端起步”,探索出“河流治理推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都市型生态区发展之路。
以打造“山水林湖生命共同体”为目标,坚持生态先行发展,城市精细规划,实施“两河四岸”综合提升整治工程,累计建成水域面积公顷、绿地面积万平方米,形成以浐河、灞河为核心的生态景观和城市功能轴线,建成西安城区面积最大的湿地景观区,将秦岭与浐、灞、渭三河有机融合,形成连接秦岭与渭河的重要生态廊道,浐河、灞河地表水质达到地表Ⅳ类,区内动植物的种类、种群数量大幅提升,鸟类从63种增加到种。
通过生态骨架连接起生态景观,建成西安世博园、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等多座生态公园,打造西安市民家门口的“城市绿肺”;建设40余公里滨河城市绿道,将城市绿地、河流、交通枢纽、商业街区等有机串联,构建起生态文明城市有机生态系统,让全民共享生态建设成果。
践行绿色发展
西安浐灞生态区按照“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创新强区、开放活区、幸福满区”的发展思路,坚持绿色拉动、增强产业层次,围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高附加值产业,着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先导,以大会议会展、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实现“水岸景观”向“水岸经济”的转化升级。
自成功举办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后,陆续建成西安世博园、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华夏文旅西安度假区,推出西安宋城演艺,联动区内生态景观资源,打造西安的“城市会客厅”和文旅“新东线”,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发挥生态优势,持续举办西安灞河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体育赛事,将赛事经济、体育产业、城市发展、文化旅游融为一体,打造特色滨水赛事品牌;年以来,年平均接待游客超过万人。
携手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腾讯双创小镇等创新产业项目,搭建互联网企业成长平台和先进技术交易平台;吸引匹克全球新材料研发中心等创新研发企业落户,建设网信产业园,吸引大批互联网企业入驻,建成双创载体45个,累计孵化企业余家,科技型企业占九成以上,逐步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数字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数字化”的局面。
构建开放高地
作为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西安浐灞生态区两年举办一届的欧亚经济论坛,已成为欧亚各国深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年3月,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建成投用,当年即举办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会展会议80余场,参展人数余万人,成为西部会展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和西安的城市新地标;建成会展主题产业园区——丝路会展产业孵化园,全力构建会展策划、搭建、服务配套企业集聚的会展产业链。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浐灞功能区构建起以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中心为核心,“贸易之家”、文化旅游交流中心、云服务平台为支点,提供差异化中外政企经贸合作的生态服务体系,贸易交流覆盖4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搭建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通丝路”平台,为陕西企业“走出去”提供便捷,可覆盖陕西80%以上的县域地区,助力“陕西特色”走向全球。
风景成为生产力,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西安浐灞生态区在发展中践行“两山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荣,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与城市和谐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数据来源:西安浐灞生态区
《人民日报》(年03月11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