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近年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积极开展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在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学科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开拓创新,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熟悉国际政治、外交、法律、经济和管理的综合型、复合型高端专业人才,多名学子获得在国际组织实习和就业的机会,他们满怀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坚守于家为国的赤子之心,在国际舞台上不懈奋斗,书写灿烂的人生篇章。
本专题专访了今年入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陈卓辉、入职亚投行的李佩欣,叙述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优秀品质,激励和鼓舞更多广外学子心系国家、放眼世界,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1
陈卓辉:入职IMF放飞青春梦想
陈卓辉,年6月取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和马里兰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年10月至年6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纽约总部的政策与方案支持局实习,年6月,经过层层选拨,正式入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担任研究助理。在校期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奖学金和校级特等、一等奖学金。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那个被录取的夏天,尽管已经过去了四个年头,但陈卓辉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学校十分贴心地在我们的录取通知书里附带了国创班(国际治理创新硕士研究生项目)的招生宣传海报,而我又恰好对这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从此,他的心里便悄然埋下了一颗种子,在广外学习的这四年,这颗种子就仿佛找到了一片沃土般,逐渐生根发芽。
陈卓辉在马里兰大学拍摄的毕业照就职IMF:广外是
国际组织就职梦的起点
“作为国创班的一员,大家的心里或多或少都怀揣着一个进入国际组织就职的梦想,学校给予了我们这么丰富优质的资源,我们也不应该辜负这份培养和期待。”他说自己是一个比较慢热的人,喜欢将事情一件一件处理好来,所以不论是实习还是在就业阶段时,他都比周围的同学花费了更多的准备时间来面对每一个宝贵的机会。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实习期间,陈卓辉最主要的工作是政策分析,不过因为是实习生,他最主要的工作是数据处理,陈卓辉说道,与学生时期的研究任务不同,在实际工作中的任务种类非常繁杂,并且可能要与不同部门的人进行沟通与交流等。陈卓辉表示,这段实习经历对他日后工作的帮助非常大,让他在正式面试的时候,能够站在工作业务的角度看待问题。
而如今正式入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一名研究助理,陈卓辉表示自己在工作上的主动性还需要不断提高。他现在所做的工作仍是他所擅长和喜爱的数据处理方面,需要为组织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其实工作的过程和在校学习是有许多共通点的。”他向记者说到,组织经常会给予他一些开放性的任务,这和广外的老师们所布置的课题研究是很相似的,正是这样一种对结果的未知才让他能够不局限于任务要求的束缚从而探索出更多创新的可能。他还向我们强调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因为我在真实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不仅仅是书写那么简单,有时候需要提交代码,有时候又要呈现数据面板。”在对多方面数据资源存在要求的情况下,便需要陈卓辉咨询相关专家,又或是通过邮件和会议讨论来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完善。他说即使是在繁杂的工作任务之下,他仍然坚持搜集资料去探索那些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这样的过程往往带给他巨大的满足感。
筑梦马里兰:
挖掘公共政策、
国际发展的能力与兴趣
面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陈卓辉表示,这一切或许都离不开在广外的学习生活,广外自由包容的学风仿佛一片生机盎然的大海,给予着每一位学子畅游的广博空间。陈卓辉表示,广外创新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具有包容性的,学院的院长考虑到班级内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往往给予他们更多、更大的平台,以锻炼和拓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令陈卓辉印象深刻的是他第一次参与中国国际治理论坛的经历,当时他所带领的会晤组是其他所有筹备组中人数最多的,也是内容最繁杂的,他作为会晤组的组长,必须确保整场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他需要提前联系会前公司、派发宣传手册、准备各式同传设备、布置整个会场等,所有的探索都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但陈卓辉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带领着队员们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坦言道:“由于经验不足,常常会碰壁,但当我看到会议圆满结束时,内心更多的还是喜悦。”对于陈卓辉而言,参与这些大型活动不仅仅是宝贵的经历,更是难得的机遇,得益于学校提供的广阔平台,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他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沟通、应变等能力。
除此之外,广外给予了他另一个更加宝贵的机会,那便是前往美国马里兰大学进行深造。深造的这一年更像是一种探索和沉淀,使他在多样化的课程中逐渐发现了自己的特长与兴趣所在。通过多样化的实践经历,陈卓辉提升了自身的领导力和谈判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慢慢发现了自己在公共政策、国际发展中喜欢的领域,这对他未来的职业规划产生了极大的帮助,也使他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强项。当他提及这一年的求学经历时,我们能感受到他心中满溢的感怀,那些有关课程学习、师生交流的回忆和事迹被他娓娓道来,好似跃动的音符,温柔诉说着那段充实的求学之旅。
而陈卓辉之所以能快速适应马里兰大学的生活,离不开他在广外学习期间英语水平的培养和提升。“广外高翻学院的口译老师真的非常和蔼可亲!在学习上,他们会给予你专业的学习指导,慷慨地分享各类学习资源;在生活中,他们又是你无话不谈的朋友。”陈卓辉表示,广外口译系是一个非常年轻有活力的团队,老师们就像哥哥姐姐们一样亲切友善,平时的学习氛围也轻松愉快,这使他们更有学习的劲头了。除此之外,高翻学院的口译培训也让他受益良多,需要提前准备各类课题,并进行项目成果的展示。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当初他负责研究过跨境数据流动、知识产权法等跨专业的课题,“这些课题对我来说是非常新颖的,也培养了我们处理新课题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每当面对着大量与数据处理相关的工作时,他便会想起在广外国创班所进行的每周课题学习与展示,“这些学习和展示的任务很好地锻炼了我,使我能够更加快速地在各种文献中找到最前沿的研究趋势,并进行文献总结,这让我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拥有了更丰富的经验支持。”
陈卓辉参加第一届中国国际治理论坛(二排左六)感恩母校:带着广外给予的
知识能力,不断拓荒与挑战
在陈卓辉看来,学习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从更丰富、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中提高自身技能,从而让自己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精益求精”和“不断接受挑战”正是他在不断坚持的事情,他让我们看到了学习时应当永葆的初心。年6月,陈卓辉取得了马里兰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硕士双学位,为他在创新班的学习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年6月,在出色完成6个月的政策分析实习工作后,陈卓辉正式入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研究助理一职,实现了新的突破。面对工作岗位,陈卓辉始终怀抱着热情,迎接更丰富的挑战,不断提升自己,这份对工作的热爱也将支持着他一路前行。
回望过去,陈卓辉说“如果没有广外也就没有如今的自己”。是广外用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他能够在兼顾原专业学习的同时,探索自己在其他领域更多的可能,学校开放包容的平台给予了他锻炼多方面能力的机会,浓郁的学习氛围让他在竞争中不断进步。广外用智慧的阳光和雨露,滋养着每一位像陈卓辉这样渴望求知的学子,五十六载春华秋实,广外将立德树人的初心融进发展的时间之河,用开放创新的视角紧跟时代步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办学初心。
在采访的最后,陈卓辉表示,他有太多想对广外说的话,而这些话都可以凝结为一句最真诚的感谢。他的成就得益于他自身不懈的努力,以及广外对他的栽培。今后,他也将带着在广外收获的知识和能力,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拓荒与挑战,用自己的努力为国际组织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
李佩欣:入职亚投行践行中国梦
李佩欣:年6月取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和马里兰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年7月至年1月进入联合国人居署总部实习,年2月被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录用,正式入职亚投行战略政策和预算局,担任预算助理,负责预算管理、成本分析等工作。在校期间获得一等奖学金,珠江人寿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治理后备人才奖学金。
今年二月,学校金融学院级研究生李佩欣正式入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广外走到美国马里兰大学、联合国、再到亚投行,这条与国际治理并行的道路,在以往三年的学习与实践中历久弥坚。
李佩欣入职亚投行第一天亚投行工作:
“在国际舞台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年二月,李佩欣正式入职位于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她分享道,在亚投行里,一些工作经历丰富、语言技能好、理论知识扎实的“大神”同事令她感到不小的压力;在这样一个庞大的机构,未知的领域突然多了很多,让她不免有些恐慌。但幸运的是,在亚投行这样一个年轻的国际组织(年正式成立),她将有很多机会参与到其中的创新与变革:吸收借鉴老牌多边开发银行的运营经验,并尝试避免它们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开创多边开发银行新面貌的这一进程,抑或是正在推进的内部管理甚至是投资项目工作流程上的一些改革项目。“他们一直都在创新,我也在参与他们创新,相当于是作为创始人之一去建设这个银行。”她坚信,如果自己真心想要学习,亚投行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锻炼的平台,所以这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李佩欣说,未来三年的规划里,她将在亚投行的工作中,更加精进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持续在国际舞台中贡献力量。
广外与马里兰大学:“这段
经历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回想起与广外的故事,李佩欣满怀感恩。“广外有一种很强烈的外语氛围,会让你不自觉地想要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这为能够入职国际组织或跨国企业打下了非常好的语言基础。我也非常感谢广外对国际治理学习项目的支持,提供赴美留学的名额、还为我们争取到了实习期间的生活补贴。”三年前,李佩欣通过选拔加入了广外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项目。此行,不仅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更让她找到了自己人生事业的方向。
在研究院期间,李佩欣常常有机会聆听许多有一线实践经验的国际治理专家的分享。通过不断与众多专家进行思想碰撞,她的眼界广度和思考层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参与课题调研工作、协助国际创新治理研究院院长赵龙跃起草政府内参报告的经历则是李佩欣认为在研究院的学习中收获最大的部分。“一方面,通过全面地搜集事实、数据、国内外观点,我极大地加深了对国际热点事务的了解;另一方面,持续的公文写作锻炼让我逐步学会如何以最凝练的语言传达出尽可能多的信息,这是一项让我受益终身的重要技能。”撰写报告,使她真正参与到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业务实践,通过对我国参与统筹国际国内规则70年历程的调研,她深刻领悟到祖国发展的风雨兼程,更加坚定了应国家需求前往国际事务领域发展的决心。
于是,她踏上了通往国际之路的第二站——美国马里兰大学。在马里兰大学的学习,让她更加直观地看到了各种知识在实际工作场景的应用。李佩欣指出,研究院的教学更系统化、理论化,更多是从中国的角度看待问题;马里兰大学的教学应用性更强、行业色彩非常丰富。作为即将迈向国际舞台的中国青年,既需要坚定中国立场、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离不开实用型知识的润色,以助力过渡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因此,在研究院的经历与马里兰大学的学习相辅相成,使李佩欣在毕业之际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署总部的可持续发展金融实习机会。
李佩欣在联合国人居署总部实习联合国实习:“所见所闻
让我真正开拓国际视野”
在联合国的实习日常中,李佩欣经常需要与投资银行、科技公司等合作伙伴交流,向他们咨询技术和市场经验;更常有机会参与与中东、拉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会议,了解这些国家的政府能够为联合国在当地的项目提供怎样的监管便利和财政支持。这些所见所闻让她真正见识到联合国如何利用遍布全球的公私网络,最大程度地整合不同利益攸关方的诉求和优势,她的国际视野得到大大拓展。
此外,在联合国的实习也让李佩欣结识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年。他们的思维方法、工作效率和能言善辩的能力都为她树立了进步的标杆;而与他们合作的过程中也让她更加肯定自身作为中国人的优势。“中国人的确是有更加踏实、愿意学习、肯吃苦、有责任心的品质。”李佩欣注意到,一些同期的实习生更偏向于注重个人的需求:遇到不想做的工作会直接拒绝,甚至会因为有更好的选择提前结束实习。但于她自身而言,忠于自己入职时的承诺与责任心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于每一件分配到的任务,她都坦然接受并力求做到最好;当同期实习生收到其他单位的录用通知提前结束实习时,即使在实习结束前半个月收到亚投行的录用通知,李佩欣也坚持完成了手头的研究报告并做好了交接工作,这让当时的项目主管印象十分深刻。
心中的远方:
“代表国家在国际舞台发声,
做一份为全人类谋福祉的事业”
四年来的学习与实践,让李佩欣不断坚定了自己人生事业的方向。“一定要把自己的发展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才能让人生走得更远,因为这是一个很长远的事业,你会发现有一个地方会值得你一辈子去贡献。”不局限于“小我”,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代表国家在国际舞台发声,做一份为全人类谋福祉的事业,并在这个过程中成就更好的自己,正是李佩欣不懈追求的人生理想。
目前的经历让李佩欣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同时也让她明白现在的自己到达心中的人生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终身学习才能够领会。“在我完成这一个真正能够为代表国家为全人类谋福祉的人生目标之前,我能做到就是专注于眼前的每一件事情,在每一个工作上全力以赴,从而获得自身的进步,唯有内心进步带来的成就感才能带领你走向一个个高峰。”
加入广外国际治理研究院,李佩欣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以自己从未想象的速度成长和进步;从广外出发,李佩欣怀着一颗于家为国的初心,不骄不躁,不断走向一个个书写家国情怀的里程碑。如今,正值毕业季,李佩欣想对广外学子说的是:大家只要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事情,并且有的放矢,结合自己过去的经历和技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总能看到前面的机会。同时,她也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广外学子能够响应国家对国际治理人才的需求,代表广外、代表中国前往国际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