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深入探索教育国际化的路径和方法,部分新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其中就包括“以英语为媒介”(EnglishasaMediumofInstruction,EMI)教学方式。EMI教学方式是指由母语不是英语的教师,向同样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以英语为媒介来教授除英语课程之外的其他学科课程。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英语不是教学内容,而是表达交流的媒介和专业知识的载体,不但教师要使用全英语授课,而且课程设计、教学资料、课堂组织、教学评价等均以英语为语言工具。
发展初见成效
EMI教学方式在国外高校中的大规模推广始于21世纪初,各国的有关教学实践既有相似之处,又呈现出不同特点。欧洲是使用EMI教学方式的先驱和重镇。年,已经有28个欧洲非英语国家开始采用EMI教学方式,EMI课程(采用EMI教学方式授课的课程)开设数量排名前几位的欧洲国家分别为荷兰、德国、瑞典、法国和丹麦。中东地区一些国家的高校也开设了EMI课程。例如,沙特阿拉伯的一些高校就在护理教育课程中使用了EMI教学方式,这或许与该国要求护士都接受英语培训有关。日本文部科学省先是于年设立专门项目,希望通过在30所日本大学提供EMI课程,实现在年前吸引30万名国际学生赴日本学习的目标。后来又于年启动了全英文授课的“全球顶尖大学”项目,以提高日本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兼容性和竞争力。年开始,韩国高等院校开设的EMI课程数量大幅增加,目前,采用EMI教学方式的课程数量约占其课程总量的2.2%。综合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来看,使用EMI教学方式的课程主要涉及理、工、医、法、商等学科,包括信息通信、金融、法学、国际商务管理、国际经贸、市场营销等课程。
EMI教学方式不仅被高等教育机构采用,也被引入学前教育、中小学以及为特定学生群体(如移民)专门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但总体而言,其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发展速度最快。这或许与以下五点原因有关。第一,有关国家和地区为了提升本国高校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提升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将引入EMI教学方式作为课程与教学模式国际化的衡量指标之一,积极推动本国高校开设EMI课程。第二,在部分国家,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本国学生入学率下降和教育资金投入的缩减,给高校办学带来不利影响。因而出于现实考虑,需要开设EMI课程吸引国外学生,以获取额外的学费等收入来弥补经费不足。第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之间竞争激烈,引入EMI教学方式成为部分高校吸引生源的手段之一。据统计,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引入EMI教学方式,虽然总体上来看,引入EMI教学方式的私立高校数量与公立高校数量基本持平,但引入EMI教学方式的私立高校数量已达上述国家私立高校总量的90%,而引入EMI教学方式的公立高校数量仅占公立高校总量的78.2%。第四,帮助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逐渐适应沉浸式的全英语环境,为学生未来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奠定基础,提高其毕业后的就业质量和竞争力。第五,受多种因素影响,英语在国际商务、金融乃至学术交流等领域使用广泛且占有一定的优势,这在客观上也促进了EMI教学方式的推广。
有关高校开设EMI课程的目的之一是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让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具有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能力。因此,学生能否通过EMI课程实现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是衡量EMI课程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现有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修读过EMI课程的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获得了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提升。例如,一项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高校为背景进行的研究显示,在EMI教学方式下,学生通过四年本科学习,英语写作、阅读、听力和口语表达等方面的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学生们最大的进步表现在英语口语方面,口语平均分数提升了50%。另一项针对西班牙高校中工程类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显示,学习过一个学期(60个课时)的EMI课程后,学生们的英语听力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存在不足之处
如今,EMI教学实践已成为教育国际化领域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但通过检视其教学现状和成效,我们可以发现EMI教学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改善之处。
首先,EMI教学方式可能在课程内容理解方面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EMI是一种实践研究导向型教学方式,其理念是学生应当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也要求在教学语言不是其母语的情况下,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对于英语语言能力原本就比较强的学生而言,修读EMI课程可以实现双重功效,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能提升英语水平。但对英语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情况似乎并非如此。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格伦·奥莱·赫勒克雅尔以名来自挪威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47名来自德国高校的研究生为对象开展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EMI课程内容的理解水平低于对母语课程的理解水平,受访学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许多不熟悉和难以理解的英语词汇与固定表达方式。这种现象并非孤例,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学生的综合认知水平和英语语言能力极大地制约了EMI课程的教学效果。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于英语词汇理解,而不是专业知识学习。
其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激发他们的主观意愿,才能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EMI课程的教学成效也才能够得到保障。但在部分已经开设了EMI课程的国外高校,这一举措的启动实施似乎主要是受“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而非“自下而上”的教学主体推动。例如,一份针对韩国EMI课程发展情况的研究报告显示,52.9%的受访教师开设EMI课程并非出于自愿,而是为了满足学校的要求。而部分受访学生则表示他们想修读的课程只有EMI课程,别无他选。
再次,任课教师的英语授课能力是EMI课程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但有关研究报告显示,开设EMI课程的教师本身也存在语言能力问题。例如,意大利高校中的一些教师认为他们自己的英语水平不高,用英语授课学生很难听懂。如果要保证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用英语给学生把知识讲明白,教师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而这也意味着教师要承担额外的工作量。另外,针对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目前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尚未制定统一认定标准,也几乎没有专门面向EMI课程任课教师的英语培训。可见,在大规模推广EMI课程之前,需要出台具体可行的方案来辅助教师提升英语水平。
最后,虽然目前EMI教学方式已经被应用到了教育的各个阶段,但针对相关具体教学策略的研究远远滞后于EMI教学方式的推广速度,近几年才引起学界 因此,为了避免在没有充分规划和准备的前提下,大规模贸然推动发展EMI课程对高等教育造成不利影响,需要从教师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着手,加强相关研究,进一步完善EMI教学方式。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