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诗坚让乡村教育从泥土中长出来

肖诗坚成长于20世纪80年代,年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她习惯于把自己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她相信:国家兴亡,知识分子有责。

13年前,“功成名就”的肖诗坚从商场隐退,创建“田字格”公益机构,从民间筹集资金,在贵州贫困山区进行助学和支教。

4年前,她发现支教和助学等“简单输入”的形式能解决的问题非常有限,于是干脆带着几名团队骨干扎进了大山,在贵州省正安县创办“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亲自当起了校长。校园建设、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学生饮食起居,几乎都亲力亲为,她全身心投入到了这个百人规模的小学校。

学校创建之初,肖诗坚说希望用3至6年时间探索出一个她理想中的乡村教育模式。

肖诗坚心中的乡村教育愿景,不是简单的“把好的师资带进来”,也不是带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她要培养的孩子,首先是了解家乡、接受家乡甚至是为乡村骄傲的;他们对宇宙充满好奇,敬畏自然;对生命和未来充满渴望,是具有相当自主学习能力的人……这样的教育,她称之为“乡土人本教育”。

肖诗坚从挖掘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开始。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的校舍建在明朝一所寺庙的遗址上,肖诗坚借着庙宇遗留下来的9个柱墩和村里老房子拆下来的木料,修建了“古建”图书馆,这里有藏书近万本,取名“立人堂”。

“立人”从“校园公共议事课”开始。它其实是学校的议事管理过程,全程由学生主持和组织,师生共同商议学校事务,由轮值主席汇总学生和教师提出的各项议案,逐一讨论,师生发表不同意见之后投票表决,计票、宣布结果。这种民主管理和公民教育的实践深受学生喜爱。

不仅是“校园公共议事课”,在兴隆实验小学,所有课程的教学过程都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体验,倡导跨学科、混龄研究性学习,强调合作,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愿和学习兴趣。

围绕“立足乡土、敬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的“乡土人本教育”理念,兴隆实验小学设计了5+1课程体系。“5”是指日修课、基础课、轴心课(生命、人本跨学科综合探究课程)、共同生活课、自修课等课程;“1”是指研学活动、兴隆大舞台、嘉年华等行动与分享环节。

教育的落地、生根、发芽,不仅需要对教育充满热忱,更需要全身心投入,以生命去陪伴和培育。肖诗坚希望能在当地教师中找到更多同道中人,因为她认识到,乡村教育的主体必须是当地教师,属于乡村的教育只能在乡村的泥土中长出来。而外界的力量只是一个火种,是“点燃者”。因此,她和团队一边实践一边总结梳理,编成了“人本教育”实操手册,并以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为基地,培训当地教师,以推动“乡土人本教育”理念不断影响更多的当地教师,他们的觉醒和改变才能带来乡村教育的最终改变。

4年时间,学校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从县城学校转回来的学生,今年还有从深圳等地慕名而来的学生和家长。“乡土人本教育”也逐步在各地推广。不过,未来的路还很遥远。

4年躬耕乡村课堂,肖诗坚到底经历了什么?“乡土人本教育”理念结出了怎样的果实?未来会怎样发展?乡村教育的出路到底在何方?当理想付诸实践,会面对怎样的挑战?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对肖诗坚进行了一次面对面访谈。

乡村教育脱离了乡村孩子的需要

中国教师报:最初,是什么让您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