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不喝酒被打耳光职场的尊严,已经这么

喝酒文化,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已经成为了职场的“潜规则”。记得以前面试的时候,居然有面试官问我“会喝酒吗?”,当我回答不会的时候,就已经被淘汰了。

是得,有些销售服务行业,在谈生意的时候,确实需要一点“酒桌文化”来热络感情,但这并不代表说会喝酒就是职场的规定之一。

近日,就有网上爆出厦门国际银行北京支行的一个领导,在私下部门团建的时候,要求员工杨某要喝酒。而杨某在团建前已经跟领导说明过自己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喝酒,但是领导没有任何回应。结果在酒桌上,还是被领导董某要求喝酒,杨某还是礼貌拒绝,结果在酒过三巡之后,领导董某对杨某实施辱骂并掌掴,结果其他同事也喝高了跟着附和,期间还有骚扰女同事的嫌疑。虽然杨某道歉了还是对他不依不饶的。

新员工讲述不喝酒被领导掌掴的经历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董某和其他同事显然把“喝酒”当成了一份“工作”。一份自己“拿得出手”的工作。而对于不喝酒的员工就当成“不敬业”,没有在认真“工作”的人,这是什么逻辑?

职场的尊严,已经这么不值钱了吗

我们之所以要有职场生活,除了赚钱之外,就是要“物有所值”,能够在职场上把我们的工作能力,实力,努力等好的方面体现出来,实际上就是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

而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既然是人,就会有尊严,在职场应该有的权利和义务上人人平等。既然人人平等,最起码的尊严就应该被尊重。

而喝酒,我认为是职场的一种可有可无的边缘事物。这个职场确实需要喝酒,不是不可以,是凡事要有个度,如果员工实在无法喝酒,那么是不可以强迫的,毕竟职场最最基本的,就是人本身。而有些职场的确不需要喝酒的,那就更应该选择自由,给予员工充分自由选择的权利。

然而,现在很多公司的现象是:不会喝逼着喝,喝多了就会了。不能喝逼着喝,喝多了就能了。还大言不惭地说“谁没有过第一次,都是这么过来的”。有些员工本身因为身体的原因,喝酒会过敏,或者胃不好,喝多了会极度伤害肠胃,为什么还要逼着人家喝呢?而且还很令人作呕地说“不喝就是不给面子”这些话,意思就是说为了你的面子要牺牲我的身体,凭什么呢?

就凭为了以后在职场我能“顺利地”工作,为了能够接到大单?那身体喝垮了,再多的提成都治不回来。

为了自己能有个好身体更好地在职场上工作,劝酒我没有服从。就理所应当被辱骂,被强迫,被践踏?在职场上,尊严就这么不值钱吗?

事实上,“喝酒”这件事情,从来就没有被作为必须遵守的条款写进合同里,也没有哪个公司会把“喝酒”写进公司的规章制度。那么既然不是必须遵守的条款,也不是规章制度,我为什么就一定要遵守?事实上,规章制度里面还有“尊重没有员工的基本权利”,强迫劝酒本身就违规了。

“喝酒文化”确实应该引起公司的重视

所以,我认为,“喝酒文化”绝对不应该成为公司的一个不成文规定。一个最基本的意识: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喝酒文化”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公司。这点无可厚非,毕竟每一家公司都会有喜欢喝酒的人。

当我们商务谈判,团建,部门聚餐,公司聚餐等,好像也都离不开“酒桌”,这点也可以理解。但是,“喝酒”也分喜欢和不喜欢,能和不能。“酒桌”上讲究的是气氛,但不能理解为是喝酒的气氛。“酒桌”本来就是为了让彼此有更加深层次了解的机会,是通过语言沟通,意识共享等传达性的动作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喝酒。如果靠喝酒就能解决问题的,绝不是什么好事情。

近年来,有多少案例是因为喝酒过度导致的死亡的。本来就是一份工作,结果就因为喝酒上升到了“刑事案件”,真的有必要这样吗?

通过这次“领导掌掴不喝酒员工”事件,公司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喝酒文化”是不是需要好好的重视一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对于喝酒员工。能够喝酒的员工,在适当的基础上喝酒,提倡这种员工在注意身体的基础上喝酒。

2、对于不喝酒员工。不管是不喜欢喝酒的员工,还是不能喝酒的员工,都不允许任何人用职权欺压这类员工,给这类员工有更好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空间。

3、对于新员工。新员工因为初入职场,很多东西需要适应,如果新员工能够喝酒,那么适当劝酒问题不大,但是新员工不能够喝酒,就要杜绝劝酒。让新员工带着最起码的尊严工作,才是一个公司最正确的做法。

在职场工作,有很多不容易很多困难需要自己好好调整心态,这是不可抗力的因素。但是对于“喝酒”这种本来就可抗力的因素,还不能好好被面对的话,那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