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国内大循环为主不

白癜风用哪些药 http://m.39.net/pf/a_4639949.html

每经记者:张怀水

“在内外两个大循环的驱动下,下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呈现V型的反弹走势,我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给出了这个充满信心的答案。

尽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蒙上了阴霾,但中国经济半年报却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二季度GDP成功实现由负转正。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顶层设计方案的出台,为疫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画定了蓝图。

如何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在下半年是否会继续强势复苏?出口、投资、消费等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三四季度将有怎样的表现?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格局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和调整?对于这一系列疑问,魏建国向《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深入阐释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双循环”将助力国内产业链形成闭环

NBD:7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双循环”的概念?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

魏建国:这句话非常重要,它是中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格局的路线图和风向标。这句话至少释放了3个信号。

第一,经历这次疫情后,我国经济方针、路线进行了重大调整,更加强调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二,这句话进一步阐明,未来我们要以国内消费市场为主,尽快建立一个比较开放、稳定、安全的大循环经济体制。不仅包括制造业体制、管理体制,还包括产业链和供应链。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发现,尽管中国具备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但在芯片、高端IT产业、汽车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和领域,仍然受制于美国和欧洲。

比如湖北省汽车零配件企业占全国规模的60%左右,尽管复工复产,但由于缺乏国外核心零配件的供应,仍然影响到大众、现代、通用等汽车企业的生产。

所以,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就是希望通过修炼内功,能够形成产业链的闭环,从上游到下游,从产业链、供应链到销售链,能够不受到外界的干扰。

第三,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绝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加强供给侧的改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适应消费者、市场和全球的需要,尤其是增强中国经济发展韧劲,为中国产业发展拓宽空间,也给全球提供“中国机遇”。

NBD:过去,我们经常提到挖掘内需潜力,拓宽外需空间。这次为什么强调大循环的概念?什么是大循环?

魏建国:我认为大循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仅是生产制造的循环,还包括消费、人力的培训、科技创新以及进出口相关政策等,范围更广,领域更全,产业链更长,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仅仅是扩大消费和拉动内需,还包括制造业的循环,农产品、轻工业品消费市场的循环,制造业建设项目的循环,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投资贸易的循环。通过这种循环来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避免我们面临突如其来的事件时,导致经济出现更大的损失和冲击。

当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回到自力更生的状态,而是国内一个循环体系,国外也有一个循环体系,两者之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实现1+1大于2的效果,为打造稳定、开放、安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奠定基础。

今年进出口规模有望超去年

NBD:7月公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二季度GDP由负转正,传递出哪些信号?

魏建国:中国经济的这份半年报有很多亮点,至少也传递出3个方面的信号。

第一,中国在这场全球抗疫中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经济恢复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全球抗疫和经济复苏,提供了信心和希望。

第二,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全球抗疫最艰难的时候,二季度GDP走出了V型的走势,全年经济的表现可能会更加靓丽。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第三,从分项指标来看,6月份进出口由负转正,消费、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大幅收窄,说明中国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的措施是有效的,道路是正确的。对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示范作用。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NBD:有观点认为,6月我国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是受到“抢出口”等因素影响,可能只是暂时的现象。您如何预判下半年外贸走势?

魏建国:中国外贸的独特优势在于集加工贸易、一般贸易、跨境电商三种贸易方式于一体,有利于在出口受冲击之际提供“解压阀”和“减震垫”。

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外贸出现了很多新业态和新模式,其中跨境电商迅速发展,许多外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在欧美市场获得了更多的订单。今年,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有可能位列全球第一。

另外,今年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有望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从走势来看,年外贸走势将“前低后高”,二季度持续恢复,三季度比较高,四季度实现“翘尾”。

三季度后内需将出现井喷式发展

NBD:在全球外需疲软的环境下,今年下半年国内市场的表现将会如何?

魏建国:内需是下半年中国经济恢复并持续反弹的关键所在。

今年,中央多次提到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世界上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能力提出双循环制的发展格局,必须具备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和日益增长的消费潜力。

我国月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数据来源:Wind

通过打造双循环的格局,不仅可以巩固我国传统产业的优势,也能促进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新途径。

内需什么时候开始发力?我认为进入三季度就已经开始了。三季度最大的表现是人员的流动,它会带动整个交通、信息、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流动。全国多个城市的电影院、博物馆、大型商超已经逐步开放。

而到了四季度,进博会将在今年11月份举办,预计参展面积、跨国公司的数量均可能超过往届。这些因素都会对内需的恢复和反弹奠定基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认为,在三季度之后,中国内需会有一个“井喷式”发展的周期。

NBD:对于某些外媒所报道的疫情加速外资撤离,您怎么看?中国市场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魏建国:所谓外资撤离潮是完全没有依据的说法。

今年上半年,我国吸引外资虽然同比下降1.3%,但总体是好于预期的,降幅比一季度收窄了9.5个百分点。7月份吸引外资的增速很可能由负转正,全年吸引外资的规模有望能超过去年的水平。

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Wind

今年是我国外商投资法实施的第一年,围绕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国家出台了一揽子举措。过去,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吸引外资国,不过从美国当前疫情来看,今年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吸引外资国。

此外,疫情在我国催生了大批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发展迅猛。中国快递日均包裹量早已超过亿件,今后物流还将进一步提速。随着各地鼓励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码,新型消费也将持续快速增长。

基于这些利好因素,下半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继续增长,而我国也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

东盟“逆袭”将会延续下去

NBD:今年以来,东盟反超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您认为这是暂时现象还是长期趋势?

魏建国:我认为东盟与中国的贸易规模未来一定会超过美国和欧洲,但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到来如此之快。

未来中国外贸国别结构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从中国海关公布的外贸数据来分析,第一方阵双边贸易额集中在亿美元左右,依次为欧盟、美国和东盟;第二方阵双边贸易额集中在亿美元左右,依次为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第三方阵双边贸易额集中在亿美元左右,依次为非洲、中国台湾和澳大利亚;第四方阵双边贸易额集中在亿美元左右,依次为俄罗斯、巴西和印度。

但我们看到,这四大方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近期我国与东盟进出口总额(单位:万美元)数据来源:Wind

首先,东盟反超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随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签署,这种“逆袭”将会延续下去。

其次,韩国与中国的贸易额有可能超过中日,同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内地与香港特区未来的贸易额也有可能大幅提高。

在第三方阵中,非洲有可能异军突起,甚至有可能从第三方阵上升至第二方阵。

而在第四方阵中,俄罗斯潜力巨大,有可能跻身我国贸易伙伴的前两个方阵中。

NBD:疫情加速了全球经贸格局的演化,中国的角色发生了哪些改变?

魏建国:中国在全球抗疫过程中的表现有目共睹,抗疫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复工复产恢复经济。

我们看到,今年以来,巴斯夫、宝马、大众集团相继扩大在华投资,预计下半年还会有更多的外资项目落地。

美国中国商会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80%的在华美国企业还要继续留在中国,而且他们中有很多都把盈利部分作为再投资。

这说明,全球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变大了,中国市场越来越成为外商投资企业最佳的投资热土。

全球“四个东移”趋势日渐明显

NBD: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格局将会出现怎样的调整和变化?

魏建国:后疫情时代,整个世界经济格局会出现“四个东移”的现象。

首先是产业的东移。过去全球有三大制造业基地,一个集中在北美区域,由美国作为轴心带动加拿大和墨西哥;另一个在欧洲,也是老牌的全球制造业中心;第三个在亚太,由日本、韩国和中国作为主体发展。

但在疫情结束后,这种格局会发生变化——北美和欧洲这两个老牌制造业中心会趋于衰弱,整个中心会向东亚转移,向中国转移。

第二个转移是技术的转移。先进的技术总是会朝着最大的市场转移,中国今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现在,我国最新推出的自贸区负面清单减少到30项,自贸区以外的地区是33项,估计今后还会减少,下半年还会有更多的开放政策出台,以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入驻中国市场。

除了产业和技术以外,人才和资本的东移趋势也是显著的。疫情过后,全球无论是生产链、供应链、服务链都会朝东亚这块转移,这对东亚来说是很难得的历史机遇。把RCEP做好,东亚和整个亚洲以后就有可能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引擎。

NBD:当前,全球产业链高度融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次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这是否会拖累中国经济?全球经济何时能够复苏?

魏建国:首先,全球疫情一直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这种不确定性可能持续到明年。但欧洲已经基本稳定,韩国和日本也已基本控制住疫情。现在比较担心的是拉美和非洲,也就是第三波疫情的传播。

其次,从中国出口结构来看,很大一部分是东盟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然,出口到欧美国家的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资也是增加的。我们和经贸部门交流,发现外贸企业手上的长期订单实际是增加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疫情期间,全球治理呈现碎片化,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升温,一些大型基建、汽车、机电产品的进出口受到影响。未来,我们需要在无人机、航空、疫苗等高附加值的商品出口上下工夫,这同样也是我们相对薄弱的环节。

我认为,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经济复苏的进度也不同,但总体来看,全球经济的复苏有望在年到来。

记者手记|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的变与不变

中国经济半年报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二季度GDP由负转正,走出V型的反弹趋势,让人眼前一亮。

年“下半场”,中国经济如何走,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