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尾声,一场电商精英云集的电商节暨新经济峰会在梅州五华县举行。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五华县科工商务局签约共建“五华县电子商务产教融合服务平台”。自贸区企业再次在梅州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这背后,是梅州主动对接广东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以下简称自贸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努力实现跨越发展、弯道超车的生动实践。年7月,梅州与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自贸片区签约;10月,梅州与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签约……
去年下半年以来,自贸区企业纷纷落户梅州,涵盖文旅、农业、大健康、电商、科技等领域。梅州还紧抓自贸试验区可复制的经验,加快对接自贸区创新制度,已有61项复制推广经验在梅州试行并落地。当前,梅州“融湾”正鼓满风帆,在交通、产业、民生、营商环境等方面全面紧密“接轨”自贸区,进一步搭建起融入大湾区建设的“四梁八柱”。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主动作为
三个月与三大自贸片区签署合作协议
“这个是哪里产的豆腐?看起来很特别。”
“您好,这是棉洋黑豆腐,产自梅州市五华县。”
走进梅州五华优品O2O体验馆,不少顾客被琳琅满目的梅州农特产品所吸引。该体验馆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地理位置,位于珠海横琴自贸片区的澳门青年创业谷,于年1月正式开馆。
该体验馆是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承办项目,仅一年时间,五华农特产品在横琴自贸片区线上线下平台的销售额达65万元。
这是梅州对接自贸区的优秀成果之一,更是梅州“融湾”的一个生动注脚。
善弈者谋势。年1月10日,中共梅州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召开,提出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山区城市,梅州该如何融入?它将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对历来务实的梅州而言,把握住机遇来促进发展,已成为思考在前并行动在途的关键命题。对此,梅州首先将目光放在了广东自贸区。
“广东自贸区是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深度合作,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因此,我们要主动对接自贸区,才能有更多元的投融资渠道、更开放的金融环境、更完善的服务体系以及更全面的法律保障。”梅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曾远煌表示。
广州南沙区区长董可表示,南沙区与梅州市渊源深、人缘亲、情缘近,两地在资源禀赋、文化旅游、生态建设等方面有着较强相似性和互补性,合作交流的空间广阔,双方有利于两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梅州各相关部门找准自己的特色和位置,主动作为,多次前往自贸区进行对接洽谈。年7月15日,梅州与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自贸片区签约;8月5日,梅州印发《加快推进梅州与南沙、前海、横琴自贸片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工作实施方案》;10月24日,梅州与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签约,梅州成为省内首个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签订合同框架协议的地级市。可以说,对接自贸区,嗅觉敏锐的梅州已先行一步。
签署协议,并不是简单的经贸合作,而是形成更深层次的战略协同,对接各地所需,竭尽“梅州所能”:
——与珠海横琴自贸片区合作,横琴新区全球企业网上注册系统将在梅州落地,开展横琴中医药研发营销+梅州中草药种植中医药生产产业链协作,帮助梅州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推动梅州南药种植加工产品和长寿绿色农产品走向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
——与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合作,开展“南沙国际高端医疗+梅州休闲疗养”的大健康产业链协作。同时依托南沙国际邮轮母港、邮轮旅游文化节等平台资源,开发“邮轮+梅州红色旅游”专线、广州中交邮轮母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到梅州合作发展旅游休闲疗养产业。
——与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合作,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建立“总部+基地”“金融+产业”“研发+基地”“科技服务+产业园区”等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在梅州协同发展示范区落地,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综合金融服务、文化旅游休闲疗养合作。
制度创新
不坐等先探索
对标自贸区优化营商环境
“自贸区的核心是制度创新。”曾远煌说,通过制度创新上的探索与尝试,创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其他地区和城市的发展提供示范效应,这是自贸区在制度创新上的优势。
早在年5月,横琴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制度改革,简化商事登记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吸引企业落户,形成了商事制度改革横琴经验。这一经验,也让梅州激发出新的改革发展活力。
梅州与自贸区对接合作的过程中,一边投石问路,一边总结推广,通过复制推广自贸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市场与政府关系进一步理顺,带动了梅州当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激活企业发展“一池春水”。
来自深圳的广东中兴达知识产权集团公司就是受惠者之一。“太快了!两小时就开办了一家企业!”拿到公司印章的企业办事员感慨良多,1个小时内完成了开办企业业务受理、审查、录入、审批、发照等一系列流程,半小时后领到公章。该企业办事员对2小时开办一家企业的“梅州速度”赞赏不已。
这是梅州实施“一门通办”,大力推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完善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所带来的成效。此外,梅州还将24项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进一步营造便利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和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营商环境。
企业办事的速度和效率,是衡量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梅州在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围绕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统筹推进多轮“多证合一”改革,推动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实现费用全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不动产登记、水电气网有线电视供排水报装接入等改革走在粤东西北地区前列。
据梅州市商务局外资管理科科长李立杰介绍,截至目前,广东自贸区的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事项共项,涉及梅州的有68项,梅州已完成复制推广的达61项。“在这项中,有30多项是不属于梅州的推广范围,例如国际航运、海港码头、陆路口岸等。我们对标自贸区,将涉及梅州的事项尽快落实,让企业共同分享政策红利,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对于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好坏是最敏感的。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运贤表示,之所以来梅州投资,就是看好“梅州速度”和“梅州服务”。
善于学习的梅州,在紧抓自贸试验区可复制的经验,加快对接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的同时,还思考如何挖掘与自贸区“对接借力”,而不局限于“复制推广”。
借力发力,上个月,梅州对标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由市商务局对接联系市委组织部等33个部门和单位,收集了37项创新事项,与该自贸片区在金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提升行政服务水平、投资便利化等7个重点改革领域共同推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跑出梅州“加速度”,开辟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认为,梅州以建设广梅产业园为核心的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为抓手,加快搭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等配套平台,在制度创新、区域协同发展、产业互利合作、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与前海自贸片区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泛的合作空间,双方要共同推进制度创新,率先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
项目落地
看好梅州投资梅州
发展态势增强投资者信心
前不久,五华县举行了第三届电商节暨跨境说电商精英新经济峰会,活动现场,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五华县科工商务局签约了《共建“五华县电子商务产教融合服务平台”项目协议》,旨在共同培养电商人才,推动五华电商进一步发展。
这是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继粤东总部基地设在五华之后,又一个落地梅州的项目。
“作为五华人,积极投资家乡,除了怀有一份家乡情结,更重要的是,我看好梅州,愿意投资梅州,其产业基础、营商环境、人口红利都是当地的优势。”周运贤说,接下来,企业将持续助力梅州对接自贸区、融入大湾区,积极借助在大湾区拥有众多乡贤的资源,寻求人才、学科、产业、资本的承接路径,争取更多项目落地梅州。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项目相继落地建成,为梅州发展添上了“助推器”,当前,梅州已成功引入珠海横琴的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的福尔达车联网(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南山的广东中兴达知识产权集团公司、深圳前海的易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迎来一股新的投资热潮。
与此同时,梅州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以生态为基,打造了“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主动对接大湾区产业扩张和配套需求,努力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中心打造成为穗梅联手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基地,形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得益于梅州交通区位的日益改善,梅汕高铁开通、梅龙高铁动工,开拓新航线、加大航线密度,正所谓“道路通,百业兴”,梅州与自贸区彼此的联系更紧密、关系更密切、合作也更加深入。
梅州正开展横琴中医药研发销售+梅州南药种植中医药生产基地产业链协作,促进梅州—南沙大健康产业合作,并邀请了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来梅投资考察,推动科大医院医学科研合作项目落地。
在文旅方面,梅州与广东、珠海等21个高铁沿线城市签订了《高铁沿线城市旅游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高铁沿线城市各自的旅游资源和品牌优势,大力开发和带旺各自客源市场,促进区域旅游业持续和谐发展。同时,梅州还到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推动“长隆+梅州红色文化休闲度假旅游专线”山海旅游落地。
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表示,梅州生态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两地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开展务实合作,要充分发挥横琴自贸片区平台优势,为梅州丰富的南药资源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动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依托横琴物流优势,帮助梅州发展高端特色农业,进一步共享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线路,推动海洋风情游与美丽乡村游有机融合。
对接自贸区融入大湾区,开放的梅州迎来历史性机遇,也面临着重要考验。如何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成为梅州发展的新课题。
下一步,梅州将继续加强交通、产业的“硬联通”,体制机制、营商环境的“软联通”方面下足功夫,做到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积极融入大湾区“交通圈”“生活圈”“经济圈”“人文圈”,全面紧密“接轨”大湾区,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发展。
■对话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谢宝剑:
把握自贸区功能特点
找准借力点和合作点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当前,梅州正积极抢抓全省进一步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战略机遇,以己所长,尽己所能。机遇当前,梅州在对接自贸区的过程中如何加快“融湾”,借助自贸区优势取得更好发展?南方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谢宝剑。
南方日报:您认为梅州对接自贸区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
谢宝剑:梅州生态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园区集聚效应较强,发展腹地空间较大,与自贸区合作具有显著优势。同时梅州也面临着开放程度和开放水平还不够高、部分地区和园区营商环境和体制机制不够顺畅、基础设施配套不够齐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融合程度不高等短板,在与自贸区的对接上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南方日报:梅州在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下,如何借力自贸区,加速“融湾”?
谢宝剑:首先,梅州借力自贸区,要把握三个片区的功能特点,找准借力点和合作点。广州南沙片区的特色是侧重航运、特色金融、高端制造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侧重于金融、科技、物流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珠海横琴片区侧重于旅游休闲、商务金融、文化科教等服务业。因此,梅州可以考虑加强与南沙开展汽车零部件制造、货物走出去等方面的合作,加强与前海和蛇口引资引智等方面的合作,加强与横琴共同向澳门等地推介客家文化和建设特色产品展示平台等方面的合作。
其次,要加强营商环境的对接,特别是推广复制自贸区探索出来的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和放管服改革上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营商环境一体化是推动产业和创新要素在梅州与自贸区、湾区之间流动的最重要一环。
此外,在推动自贸区和湾区企业、人才走进来方面,要精准施策,形成有效的规则衔接,发挥企业、人才的示范效应和关联效应。同时在货物输出去方面,要强调产品标准统一规范,以产品质量赢得湾区市场,通过自贸区赢得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