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进出口和实际使用外资同比都增长了近3成。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变,中国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变,这使我国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人才需求旺盛,高职教育国际化将仍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要支点和关键因素。
国际化是“十四五”时期高职教育建设的核心内容,而要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十三五”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为适应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赋予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的内涵发展和改革创新,高职院校复合型国际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年浙江省高职(高专)出国(境)访学研修3个月以上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15.9%,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助推器”作用初步显现。
提出“实施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行动”和“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境外培训计划”,推进与国(境)外优秀职业教育机构联合开展学术研究、标准研制、师生交流等合作,进而贡献职业教育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虽然近些年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仍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需求、区域产业需求明显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
教师高质量深造的通道有限,仅局限于国家、省、市或高职院校统一组织的境外培训项目,学习机会少,业务范围窄。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供给难以跟上产业升级需求,高职院校毕业生外语水平偏低,国际化技术技能水平难以达到国内外企业要求。
产教融合国际化平台建设深度不足,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职国际化教育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教师参与职业培训的能力不足、机制不顺,技术服务国际化能力较弱。
“提质培优”期间,国家进入职业教育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构建和全国数字化改革带来的全方位变化,使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师资国际化建设在目标定位、选拔培养、考核评价上的突破已迫在眉睫。
为此,文章将梳理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现实语境,并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国际化成效的因子分析为基础,归纳剖析高职院校师资国际化成效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下的机遇。
构建“政+校+企+人”师资队伍国际化四环体系,为提升高职院校师资国际化水平提供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支持力度,职业教育国际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政策也经历了时代变迁,实现了从形成期、发展期、稳定期到升华期的演变。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以来,国家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要求逐步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和干部培训等服务体系,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师资国际化政策初现雏形,进入第一阶段形成期。
为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财政部在年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提出开展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选派名教师到国外开展为期8周的关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和课程开发技术的专题培训。
随着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积极响应,师资国际化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国务院于年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从顶层设计出发完善中外合作机制,在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师资国际化由此迈入发展期和稳定期。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师资国际化建设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政策发展也步入了升华期。
高职院校在探索建设一支精通国际规则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道路上,经历了从引进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到输出中国文化经验的巨大跨越。
在高职院校师资国际化发展路径的探索中,潘骏认为我们要首先树立国际化理念,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特色化国际课程;李慧杰提出海外研修对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关心等从国外一流大学师资国际化经验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要从法案、资金、培养、引才等多方面着手。
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师资国际化建设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为高职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机遇,张慧波从顶层设计、培训机制、人事制度、评价制度4个方面对职业院校开展跨文化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
国际化是“双高计划”的核心建设内容之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国际化建设不仅需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培养能够将中国文化、技术、理念传承输送到国外的教师群体。
郑亚莉等认为需通过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校政企合作模式等来提升国际化水平;高淑红指出要从政府、学校、教师3个层面入手构建激励机制。
为此,学校探索实施中外合作办学,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合作开设了国际商务专业。为做好做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积极引进海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学校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的办学理念,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开放合作,
引进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先进的教学资源、课程标准、认证体系,共引进了16门符合学校专业发展实际以及学生学习层次的商业专科课程资源,学生考核合格毕业,可同时获得我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新西兰商业专科文凭。
同时,学校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执教能力,坚持外引内培双管齐下,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队伍能够满足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持续提升学校国际化教学水平及国际影响力。
依托外语外贸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自年以来连续3年选派经贸大类专业的19名教师赴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参加商务类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帮助出访教师掌握国际商务专业教育的国际前沿理论和方法,并使教师们能够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策略的第一执行人,教师的能力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是衡量高职院校师资国际化策略成败的标尺。
基于文章第二部分对学校师资国际化建设成效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教师能力的提升除了要发挥高职院校的主体作用,更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教师个人职业规划、自主学习、主动提升3个维度,要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
依托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平台,建立健全教师个人发展档案,要求教师明确职业规划,
对个人在3年内的教学、科研、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可量化、可考核的目标,尤其是要细化在完成学历进修、境外访学进修、境外合作项目等目标上的实施途径和时间安排,从而绘制教师个人发展画像,实时监测教师成长情况,要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教师应当以将自己塑造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双师”教师为目标,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