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全球资深副总裁吴冬梅如果有好的市场前

《科创板日报》11月9日讯(记者黄心怡)一身干练的职业套装,配合利落的齐肩短发,吴冬梅在进博会现场接受了《科创板日报》记者的专访。

在信息技术行业摸爬滚打超过20多年的她,目前担任戴尔全球资深副总裁,全面负责公司大中华区的商用业务。

在戴尔度过的7年多时光里,吴冬梅最大的感触是要拥抱变革。“就像一辆高速飞奔的列车,一旦你跳上列车,就会发展很快。虽说拥抱变化很难,但如果不变就有可能被淘汰。”

当下,数字化转型正成为驱动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数字经济是其中最大的确定性机会之一。因而,如何在数字经济浪潮中顺势而为,抓住潜在的发展机遇,成为了不少科技企业的必修课。

吴冬梅在采访中指出,戴尔是中国改革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受益者,也非常看好国内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戴尔的机会很多。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客户,配合中国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吴冬梅说。

对于火热的元宇宙概念,吴冬梅也表示了乐观的预期。“元宇宙的成熟,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各个方面的配合。当有需求去推动的时候,就一定会发展很快。如果有极好的市场前景,就一定有人很快突破瓶颈。”

以下为专访实录:

《科创板日报》:戴尔已经连续五年参加进博会,相信您也感受很深,能否谈谈参展的感受?

吴冬梅:我们是第一届进博会首家确定参展的外资企业。现在到第五届了,依然继续参加,所以真的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今年我们的展区有多平米,也带来了自己的创新成果。展区上我们并不是简单地放图片、放展板,而是搭起应用环境让大家感受到落地场景。

作为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是连通国内、国际的一个窗口,每家公司都争相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也是很好的国际交流平台。我每次来印象都蛮深刻,能感觉到大家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

现在业内越来越多地谈论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绿色制造等等。戴尔作为长期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从研发、采购、生产、经营的整套体系都在中国,我们很高兴跟大家一起在进博会的平台之上,跟着中国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来高质量发展,这是进博会提供的机会。

《科创板日报》:戴尔在本届进博会上展出了液冷服务器,当前互联网企业和IT厂商等都在探索液冷,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液冷服务器会成为主流吗?

吴冬梅:我认为液冷有可能成为大趋势,但各家的技术路径不一样,我们也是和合作伙伴一起研发。戴尔更擅长做服务器,懂得服务器的痛点和服务器的未来,所以我们跟本地的合作伙伴一起来探索这块领域。

《科创板日报》:从应用场景来看,液冷技术是否更适合于大型数据中心?

吴冬梅:基本上适用于功率特别高和需要大量数据的场景,比如自动驾驶、基因测序、机器人。这些都属于数据量大、CPU功率高的领域。一旦服务器功率大,那么电量的耗费就相当高。现在国家对碳达峰、碳中和有要求,每个碳足迹都是明码标价的,不能无休止地用电。我相信这个技术对未来社会一定越来越重要。

《科创板日报》:这次戴尔研发的虚拟人像项目也在展区亮相,能否介绍下?

吴冬梅:这个是我们研发中心开发的虚拟人像项目,利用了边缘计算和云技术。只要拍一张照片,做几个动作、再录一段视频,就能合成一个会动的虚拟人。

我们的特点在于使用了智能计算技术。别的产品可能需要人把嘴巴张很大,才能捕捉和识别嘴巴在动。还有的产品要靠美工一张张像动画一样叠出来,但这样实现起来很慢。我们采用了智能算法,不仅更真实,而且效率更高。

《科创板日报》:对于虚拟人,目前有哪些应用场景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066.html